寻风月_番外二:今朝醉(楚千愁X徐方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二:今朝醉(楚千愁X徐方酌) (第2/3页)

的小少爷,被困在了无生趣的少林寺好几年,确实不易。

    路过镇子时,徐方酌见到什么都兴致勃勃。但他什么也没买,反而停在了路旁的两个乞丐面前。这两个乞丐隔了几丈远,皆是满身褴褛。其中一人胡子拉碴,面色发黄,见到有人有意施舍,便立刻举着破碗上前来道:“小公子,行行好,行行好吧。”

    徐方酌看了另一个乞丐,那是个母亲,她的孩子瑟缩在墙角,母亲看上去饿得快没力气了,只呜咽了一声,说了句:“赏口饭吃吧。”

    徐方酌没多犹豫,掏出自己一半的干粮给了那位母亲,又偷偷塞了些铜板在她的手心。乞丐连连道谢,楚怀安站在他身后不发一言,在他回过头时,微微点了点头。

    两人重新往前赶路。楚怀安不好两手空空地回家,置办手信的功夫,徐方酌便跑没影了。他找了两圈没找见人,也不着急,便回到原处等着。徐方酌如今的武艺虽不算精湛,但自保绰绰有余。

    过不多时,徐方酌果然自个儿回来了,不知是否跑得急的缘故,脸上红扑扑的。

    见到楚怀安在等他,徐方酌莫名话都不利索了:“我……我……”

    楚怀安没太在意,抚着他的后背替他顺了顺气,道:“走吧。”没注意到手触碰到徐方酌的那一刻,他的身子不自在地僵了一瞬。

    徐方酌魂不守舍地跟在他后面,脑海中不断闪过方才见到的画面。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是凑热闹,看了一台戏。他半路挤进去,还没看明白讲的什么故事,便已经结束了,只记得戏的最后一幕,是一举及第的书生与两情相悦的佳人完婚的场景。

    徐方酌看过类似的话本,如今亲眼见着戏台,也未能体味出其中的情意所在,不免有些意兴阑珊。正要从熙攘的人群中退出时,他瞧见了一对年轻的男女,看上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那男子虽然对着戏台鼓掌叫好,目光却隔着几丈之隔,悄悄落在了一个妙龄的女子身上。那女子不似什么大家闺秀,但眼眸灵动,半是羞赧半是期许地回了一个眼神。

    正是,两情脉脉。

    徐方酌愣了愣,脑海中蓦然浮起了楚怀安的脸。他一下子慌乱了起来,忙不迭地逃离了那处。

    他埋头一路狂奔,险些撞上了路人。在见到楚怀安的那一刻,他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轰的一声炸开了。

    徐方酌听着自己难以平复的心跳声,醍醐灌顶般地明白了。原来有些东西,没有人教也可以学会。

    他在那一刻知道了什么叫做情窦初开。

    徐方酌几度想开口,却想起少林的戒规,硬生生将话咽了回去。他小小年纪,便看到了无疾而终的结局,自顾自地难过了起来。

    楚怀安对此却浑然不知。此地离他家还有一段距离,天快要黑了,两人便找了个客栈留宿一夜。

    夜幕刚落下时,楚怀安示意徐方酌随他出去一趟。徐方酌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跟上了他。结果竟是回到了白天那两个乞丐行乞之处。此时天色已黑,这条街上没什么人。徐方酌远远听到些动静,离得更近时才辨认出来,竟然是个女人的哭喊声。

    他睁大了双眸,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楚怀安已经飞身上前,踹翻了正在殴打女乞丐的那人。徐方酌这才看出,此人正是白日里的另一个乞丐。

    这乞丐吐出一口血沫,恶狠狠道:“多管闲事的狗东西。”他一边骂着一边却提着东西跑了,楚怀安他们对此地不熟悉,便没有再追。

    那位母亲身上已有了血迹,哭着连连道了几声谢。

    徐方酌不忍心再看,又掏出了自己仅剩不多的铜板给她:“你快带着孩子离开吧,别再被这恶人欺负了。”

    乞丐母亲点头如捣蒜,抱着已经吓傻的孩子步履蹒跚地走了。

    楚怀安看着她母子俩的背影,像是陷入了沉思。

    “怀安,你怎么料到这母子俩要挨欺负的?”

    “白天,你给她钱时,被那人看见了。”

    徐方酌闻言垂下了眼:“是我疏忽了。只是没想到乞丐也会有这样恶的。”

    楚怀安以为他自责,便像小时候安慰他一样,虚虚地抱了他一下,道:“不是你的过错。”

    徐方酌却一反常态地推开了楚怀安。他的脸快红透了,只是隐在夜色里看不清。

    “我们回去吧。”

    楚怀安没做他想,应道:“好。”

    那天夜里,他俩躺在一张榻上,楚怀安很早便睡着了,唯余徐方酌恋恋不舍地看着他的睡颜,彻夜未眠。

    过了几日,他们拜访完楚怀安的家人,返程路上再次经过了那条小巷。那对母子已经不见了,行凶的那个老乞丐却仍在那里。他瞥见楚徐二人,只当没有看见,对着路边其他贵人道:“爷行行好吧。”

    徐方酌见那对母子依言离开了,松了口气,不想多生事端,便没再管那恶乞丐。

    路上他瞧见一家卖茶叶的铺子,想起方丈最爱喝茶,便想带一些回去。

    楚怀安立在门口,刚要进去,却听见不远处几位妇人在小声讨论。

    “你们晓不晓得,昨夜有人在这后边的山头上,发现了两具死尸,像是一母一子,死状好惨咧!”

    1

    “一母一子?不会是街头那对乞丐吧,这些日子我都没见过他们。”

    “不清楚呀,我胆子小,没敢去凑热闹,我家相公看到的。”

    “唉,那对乞丐母子听说以前也是家里富过的,结果男主人染上赌瘾被人追债,丢下妻儿跑了。”

    “哎哟,这么狠心的?真是造孽。”

    “说句不好听的,死了也好。不然这可怜日子,不知哪里是个头。”

    妇人的交谈声渐渐远去。楚怀安收回了迈出半截的步子,静立在原地。

    他抬头看了一眼碧空,天气晴好,却好像哪里起了风,吹得他的发丝迷了眼。

    直到徐方酌的声音将他唤了回来:“怀安,怀安,你快来,我的钱不够了……”

    他的双腿这才像被解了xue一般,终于动了起来。他迈步进了店门,将面容隐进了黑暗之中。

    山道上,徐方酌察觉到楚怀安有些心不在焉,便想着法子逗他开心。

    1

    他看着楚怀安飘动的长发,忍不住问:“怀安,方丈这么喜欢你,怎么只收你做俗家弟子?”

    楚怀安摇了摇头:“师父说我红尘未净。”

    徐方酌眼色动了动:“既然如此,你还要遵守寺中的戒规么?”

    楚怀安道:“身在寺中,便要守规。待以后出了师,便不再受门规约束。”

    “那等你出师那日,我去找你,”徐方酌鼓足了勇气冲他一笑,“有件事,想到那时告诉你。”

    楚怀安仍是那副平静稳重的模样,不知是懂了,还是未懂,只有他自己清楚,心底已然埋下了荒芜的种子。

    他说:“好。”

    徐方酌雀跃不已,还想再说些什么,楚怀安的面容却忽然模糊了起来。他惊慌失措地伸手去抓,却只捞到了一捧涟漪。

    一阵目眩之后,他仿佛回到了寺中自己居住的小院,天色昏暗,残阳泛着诡谲的红光。

    他张了张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变了。他面色一僵,随即意识到——这是他十六岁时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他推门想要出去查探,却发现楚怀安站在门外。

    1

    楚怀安也长大了,变得高大而可靠,他的眼神看起来很温柔,身上却同样沾着血气。徐方酌听见自己问:“怀安?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大事,”楚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