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耳之名 (第1/1页)
19 谢晤离开后,我变了想法。 我向来不过问那些被拉下的宫女被如何处理,因这是小安子的分内事。或有人说我的拾花观过于安静,以为我性格骄纵、听不得人言。这种言论在太后心悸后,便隐有流传。可只要我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嫡女一日,就不敢有人将此事放在面上。国师出自西北,这萧皇后也是出自西北,我很明确自己的境况:只需披着这公主的身份,只需偶尔表现出骄纵、不知世事的纯然,这帝王便是我的父皇;只要我坐实女子的身份,我那大哥、二哥便不会真的关注到我。 我蹲下身,望着这位被堵着嘴、捆着手脚的宫女,细细地打量她。 “你又变了心思。”我说。 宫女沉默着,她长得还算可以,一双含媚的凤眼斜斜眯着,只是垂头,露出她修长白腻的颈。我站直,围着她走了一圈。腰段、仪态,皆是上乘。 我想起来我何时得的她。 “皇祖母为二哥选的教引女官,”我道,“今儿本宫若是不掷杯,你怕是要做出三易主子的决定了吧?” 小安子给她松了绑。她垂首,安静伏地,道:“婢子眼拙。” 却也不对,这算来该是第四次,不过这第四次还未发生完全。 我看着她,她微微抬首,稍稍从下往上仰视我。 我们对视。 她变了心思的原因也是简单的。 我道:“秋耳,本宫给你一次机会。” 她道:“诺,谢主子赐名。” “我不需要你的教引,秋耳,”我道,“除了心腹,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成为你的结果,秋耳。” 那就是死人。 希望拾花观那处池子不会也成为你最后的去处。 20 秋耳善舞也善曲,那身段是一等一得好。我让秋耳陪我一同往太学,也从屉里给她捡了些首饰让她戴着。顾盼生姿,巧笑倩兮。 恰十二的三皇子,几是被迷住,太傅在台上讲着课,他却是望这边瞥着。 我把书陡然往地上一摔。 太傅乃王家子,在那刻猝然生怒,他本就不喜女子读书,也看不惯我这边安静近死寂的氛围,以为我“不懂圣贤又迁怒于下人”。我看他,他也不敢直接发作。 他道:“六殿下可是有不解处?” 我本就被这太学里纷杂的心声给吵得头疼,摔书也不过是借着情绪演戏罢了。 我道:“圣贤书也不比我这处的颜色,先生何不问我三哥?” 他把戒尺往桌上一振,说:“荒唐,若是爱女色,这天下黎民何时能得太平?” 三皇子便慌张地低下头,连道:“非是我贪春意,这圣贤地,本就不该有女子。” “是也,”我笑,粗哑的声线怪如神鬼,“厚山今为木旁花谢而困于牢房,三过庭的君子不问学,却是怪女子颜色。” 这三皇子的母妃乃是王家女,这堂上的太傅亦是王家子,瞬息里便明白我在隐言何事。三皇子便跪下俯首,道:“学生愿受罚。” 太傅也果断执戒尺,接着这处台阶往下走,想把此事就此打住。 我眯着眼想自己从前为何能那般天真,看呐,这宫中人个个都是心机中活下来的。 我道:“先生执三下戒,这三下,是为何人警示不过三?这天下黎民在这三下中能得太平吗?” 无人敢说话,因我此言已是妄言龙脉。 王家太傅看着我,眉眼淡淡:“公主要如何,六殿下?” 我:“学生以为凡于此太学中听学者,皆该自请三下戒,现,学生鹄迟请先生责罚。” 原以为和自己没关系的二皇子陡然一颤。伏地的三皇子偷偷看他。 王家太傅也看他。 “二殿下以为如何?” 二皇子看了我一眼,漠然:“学生无异议,该如此。” 于是,这三下各分别落在了这太学中的我、二皇子和三皇子三人身上。 秋耳全程不说话。我挨完戒尺时,她正暗中观察着我。 回拾花观的路上,她说:“殿下有龙凤之姿。” 我:“吵,本宫头疼。” 21 我那大哥也是人精。 “大殿下于朝堂上请陛下执了戒尺。”秋耳说。 我眯着眼,懒声:“那曲《掌上舞》,跳来看看。” 她还想说什么,我懒得听,小安子便直接令人奏乐。她只好踩在巴掌大的鼓面上起舞。 谢晤进拾花观时,见到了秋耳的舞。 他看得有些入迷。 我冷冷:“谢三子,可是来求本宫的婢女的?” 谢晤骤然回神,白玉似的面上起了红:“臣失礼。” 他道:“谢六殿下太学中那番言论,陛下今——” 我:“玉虎之声你可听到,谢探花?” 谢晤面上的薄红消失了,他瞪大眼睛。 我笑:“莫要理解错了,谢晤,本宫没有什么好心的。” 他凝视着我。 “公主要那玉虎……”他踌躇而小声。 我说:“不是本宫。” 他像是松了力,又看向那跳舞的秋耳。 “下月十六,”我道,“你寻个乞儿,去敲鼓鸣冤。” 他道:“可是,他会死的。” 他会死的。 我原还在想着什么,陡然间听谢晤说此话,未曾反应过来:“什么?” 谢晤叹气,执礼道:“无论何事,这鼓一敲,那小乞儿会死的。” 我:“一个小乞儿,死了便——” 他道:“我去敲,便不会。” 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我豁然起身。 “咚——”起舞的秋耳直直跪在鼓面上,沉闷的鼓声乍起,拾花观中的下人在那刻噤声。 死寂里,少年探花望着我,轻轻地重复道:“六殿下,臣去敲鼓鸣冤。” 他笑:“殿下是忘了臣身上确实还背着冤屈吗?” 这鼓一敲,无论何事,都要先挨三十板,再往天牢里一坐,方能陈冤。 我看着谢晤,少年人垂首看我,竟还在笑。 愤怒在那刻来得莫名其妙。他总是这般,那造假案的事,莫不是也是这般背在了身上? 一个乞儿死了便死了,他挨板子去那天牢一坐,难不成便能显他君子风骨了不成? 我道:“那不如这样,我去敲,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