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传音 (第1/2页)
第三十四章传音 沈念在这里一直住到八月下旬,学校要开学了,她才不得不走了。 虽然过来这边之前心情复杂,又是渴望,又是有些忐忑,不过在这里住了大半个月,沈念感觉很是开心,和自己家里其实也差不多,父亲与何叔叔都很忙,除了周日,平时只有晚上能够见面,家务是阿姨照管,自己是很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不同的,就是母亲的家里有几个meimei弟弟,这边没有小孩子缠着自己,更轻松些。 沈念离开的那天,是何若冰和玉莲嫂把她送去车站,玉莲嫂抹着眼泪:“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来啊!” 沈念在车里连连答应。 何若冰叮嘱:“好好读书,有名的大学,图书馆里面藏书很多的。” 沈念这个姑娘虽然相当好动,不过也能静得下来,在这里后面的十天,或许是终于走得有点倦了,出去的时候减少了,有许多时间都是在大院里,从书柜里找了一本书,便坐在树荫下面看,一看就是一个下午,中间玉莲嫂招呼她:“小念啊,别看了,来吃西瓜!可惜你来得晚了,这个时候不好买荔枝,不然这里的荔枝也很甜的。别总看书了,看得眼睛疼,把眼睛看坏了。” 这个时候沈念就会站起来,跑到玉莲嫂那边去,两个人一起吃水果,一边吃一边叽叽呱呱说话。 此时听到何若冰这几句话,沈念咯咯地乐出来,这位何叔叔劝学的理由与别人不大一样,自己从小到大听多了“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读书,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读书”,到了何叔叔这里,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之所以要努力学习,未来要考好的大学,是因为着名大学的图书馆更好一些,收藏丰富,可以一头扎进去尽情地看。 列车开动,载着沈念走了,何若冰和玉莲嫂望不见她的影子,这才转身回去。 两个人回到军区大院,进门看到顾秋先正坐在那里,两手放在膝盖上,默默地不知想些什么。 顾秋先这时想的是,沈念的这个名字,倒是颇有意味的,自己与郭焕生在一起的时候,女儿没有正式取学名,小名叫做“月月”,因为出生的时候正是半夜,天空中挂着一轮月亮,两个人离婚之后,再没有过联络,自己便一直不知道女儿的名字。 那些年里戎马倥偬啊,战争紧张,许多老战友都是天各一方,难得互通书信,经年累月不见一封信来,各人的消息也不过是听其她同志辗转说起,以至往往有误传,那正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过自己和郭焕生之间断了联络,却并不全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原因。 顾秋先想到,许多年前,沈念刚出生时,只有那么一点点大,两个巴掌长,小小的一团,看上去特别脆弱,自己起初都不敢抱,生怕力气稍用大了一点,便将这小小的人儿给碰碎了,护士则是没在乎,毫不客气地就把小婴儿塞进自己的手里,于是自己就好像捧着炸弹一样抱着沈念,沈念“哇”的一声大哭,炸弹爆炸了。 那个时候自己心里真是充满了幸福,满心满眼都是这个孩子,与郭焕生日常的不愉快全都消散,对妻子满怀感谢,以往,顾秋先是以革命最终胜利为个人的完满,而那一刻,他以为这就是自己人生最为圆满的时候,就只愿永远停留在此时此刻,除此再无所求了。 从女儿出生之后,顾秋先胸中满溢着对她的疼爱,有时候连学习都不顾了,就守在女儿身边,脸上挂着笑,笑容想来有一点傻,两只眼睛定定地望着这个小生灵,一看就是大半天,他本来就爱静,看着女儿,可以两三个小时不动的,比看《论持久战》还认真些,还给女儿换尿布,一个男人,无论对妻子怎样的冷淡,对女儿,总是爱的。 然而自从与郭焕生离婚,顾秋先便再没有见过女儿,有的时候难免会想的,只是终究抛开了,自己的眼前,是激烈的革命事业,还有许多事情等待自己去做,况且如果自己再结婚,便又会有孩子的,虽然当初很是爱她,然而一旦与她的母亲分开,便感觉女儿与自己也很是遥远,郭焕生不再是自己的妻子,月月也就好像不再是自己的女儿,将来重新建立家庭,带着月月,这孩子也是尴尬。 而郭焕生给两个人的女儿取名“沈念”,她这些年来念的是什么呢? 这时,何若冰和玉莲嫂回来了,玉莲嫂噼里啪啦和顾秋先说了一通怎样送站,末了说:“……小念答应了,过年的时候还来。唉,自从家里有了小念,这日子可是有了光亮,做什么都有劲头,从前倒也不是说不好,不过家里没有孩子,就感觉暗沉沉的,看不到将来的指望……” 何若冰:以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就是“死亡焦虑”。 顾秋先看了玉莲嫂一眼,嗯,你这一阵确实是很有劲头,一天三顿饭,那小菜烧得,花样翻新,我本来是吃不下什么,都给带动得多吃了几口。 口中却说:“她来住了这么一阵,也很可以了,过年来不来,随她的便吧,那边也等着她团聚。” 肯定是啊,过年的时候,郭焕生自然是希望现在的一家人聚齐在一处,热热闹闹地过新年。 何若冰则说:“叮嘱了她好好读书,高中的课程不比初中,很是紧张的,一定要抓紧。” 玉莲嫂在旁边补了一句:“小何还说,那些出名的大学,图书馆更大些。” 顾秋先的眼神歪向何若冰,那是自然啊,东吴大学的图书馆啊,那可是比军区大院图书室要气派多了,自己家中这几个书架更是比不了,大学图书馆,那书不得跟海水似的,倘若沈念真的考上了东吴大学——不过她是随着妈爸住在广州的,考中山大学比较方便些——就可以可着劲地看了,将来也像秦茵那样,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这几年来,与秦茵的通信愈发频繁了,顾秋先这边时时便送些东西过去,主要是送书。 对这些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