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湍_第四十二章 歉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歉意 (第2/2页)

许了。

    哪知等两个人钻到了一起,便感到真是有些难受啊,好一阵没有做这个事,忽然间又要做,难免不适应,况且也着实有点累人,已经好一阵了,差不多足足二十分钟,他还不完,让自己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有时候忍耐不住,还会哼哼出来,好像肚子疼一样,他的这种哼声在这个冬夜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暧昧,与暖气片散发的热气一起,混合成一种温暖柔和而又浪漫沉醉的气息,眼前的这一幕让人永远难以忘记。

    到了第二天,顾秋先起床,吃早饭的时候,对坐在对面的何若冰说:“小何,你有空打电话到那边,问问小念报考的事,她们是怎么想的?就说我的意见,千万不能学文学。”

    何若冰笑着答应了一声,将这事记在了心里,当天是工作日,吃过早饭之后,便要处理部队里的事情,一直到了晚间,才终于有了时间,何若冰坐在小茶几边,拿起听筒,便拨了号码,不多时那边有人接起了电话,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喂,是哪位?”

    “沈大校吗?我是何若冰,顾司令想向您问一下小念的事情……”

    沈志远与粤东这边通了八九分钟的电话,放下话筒之后,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继父难当啊,就好像后妈一样,小念的事,管多了管少了都不好,其实关于小念的专业选择,沈志远觉得学中文也没有那么糟糕,将来就在军报里面当个记者,也挺好的,奈何她的母亲和父亲都反对,郭焕生是希望小念学医,顾秋先也是不谋而合,以为以家里的条件,学医很合适,或者学点别的实际的也行,总之千万别学文学,半点用处没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沈志远是真的不好多说了,只能让沈念自己琢磨去吧。

    沈念报考志愿这件事暂时就先过去了,毕竟距离考试还有几个月时间,顾秋先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三月中旬这一天他早起,听何若冰给他读《解放军报》:“……某连队杀一头猪,派了十个人帮忙,还有人争抢要去,然而每次一说到助民劳动,就都不愿去了,这是一个反常现象,部队正在向吃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顾秋先脸上露出微微的一点笑意:“十个人杀一头猪,这样的作战人员到了战场上得是什么样子?”

    十个战士才能搞定一头猪,他们当敌人也都是猪吗?这是什么样的战斗力?人浮于事啊,官僚主义。

    然后顾秋先又说:“部队吃好一点不好吗?都饿着肚子怎么打仗?”

    何若冰抿嘴笑了笑,顾秋先想来也是知道,改善生活帮厨,十个人去杀一头猪,倒未必是如今的解放军士兵都稀松得不行了,而是大家都对猪rou感兴趣,做这件事就特别积极,毕竟都是要夹到自己碗里的rou,那劲头才高呢。

    何若冰可以设想到当时的情节,肯定是司务长一声号召,“谁来杀猪啊?”,于是许多人一拥而上,“我来我来!”

    听了何若冰这几句解说的话,顾秋先也笑,过不多时又转而叹息:“部队的伙食能搞成这样,地方上怎么就不行呢?”

    何若冰想了一想,慢慢地说:“大家住得分散,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不像部队里,都住在一起,容易组织召集。”

    顾秋先无奈地点头:“是的,是这样。”

    毕竟是乡村出身,对于这一场令人震动的大饥荒,顾秋先并没有一味指责人民觉悟,当初说了一声“地方上不行”,是一时的气话,等到顾秋先冷静下来,回想起参加革命以前,在故乡的生活,就觉得公社确实不好搞,假如让自己把牛羊鸡鸭之类统统交到公社里,当做共有财产集体喂养,自己也是不情愿的,记工分也总觉得不如种自家的地更有干劲,那生产队的工分总仿佛是飘在天上的,还是自己的田地更实在些,感觉是真正能抓在手里的东西。

    这或许便是“小农意识”吧,不过人终究是不能够忘记自身,否则怎么助民劳动都不愿意去,杀自己的猪便很开心?中国这么多解放军,究竟又能够出现几个“雷锋”?主席刚刚题词的呢,“向雷锋同志学习”。

    而部队的集体生产能够组织得很好,一方面当然是军人的纪律性,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为,部队里的人多数没有家庭,或者说没有与家人住在一起,军队的主体是青壮年男性,全都是二三十岁,家人远在外省,部队营房就是一个巨大的青年男子集体宿舍,没家没口,无牵无挂,所谓“军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所以才方便统一行动,最起码在部队大群体有组织的生产之中,不用再惦记自己的小家了,所以部队农场的经营成果才好得很。

    要说人民公社的设想,顾秋先以为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人组织在一起,力量就大,许多事单靠一户一户的小家庭是做不来的,只不过这个公社怎么个搞法,还是得仔细琢磨一下,这都六三年了,春节已经过去两个月,来部队的家属还是不愿意回乡,如今部队里生产搞得愈发好了,倒是供得起饭,只是整个国家这样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莫非以后都是部队搞生产,家属来吃饭?完全颠倒了啊,即使不说“与民争利”的问题,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