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一个是不行,一个是行  (第1/2页)
    此时户部尚书府中。    正在家里准备就寝的户部尚书陈伯陶受宣后,心里当即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陛下基本上很少在这种入夜的时候,宣他们这帮臣子。    现在突如其来,必然是有什么要事想要商量。    因此不敢耽搁,急忙就换上了官服,匆匆出门。    受宣的官员们进宫,到了御书房行礼一番之后。    天元帝没有多废话,挥了挥手,示意二人起身,开门见山的说道:“今年水患来势汹汹,恰逢国库空虚,几位可有什么良策?”    天元帝直接看着户部尚书陈伯陶。    身为臣子,陈伯陶哪能不知道天元帝在想什么?    他当即脸色就苦了下来。    “陛下,这国库……实在是吃紧啊。”    “当初东南沿海修建水军,就已经消耗大半了,现如今又……”    陈伯陶没接着往下说。    国库空虚,是众所周知的事。    加上进来又是多事之秋,每一件事都无不消耗着大燕的元气。    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他一个户部尚书,就算能耐再大,也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来啊!    但是这赈灾肯定是要赈的......    原本以为天元帝听到这话后,会像往常一样发怒。    然后他再哭几句难,争取点时间,这赈灾的银子,就能想办法先从别的调一些。    不不想,天元帝却并未因此动怒。    而是眼神闪烁了一下,旋即有些犹豫的问道:“朕问你俩,抬升商税此事……你二人觉得是否可行?”    陈伯陶林中书两人对视一眼,同时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抹震惊。    商税是老爷子在开国之初就定下的规矩,几代皇帝也都遵循着老爷子定下的祖制。    谁都不准提及!    可现在大燕的皇帝,却竟然主动说要抬升商税?    到底是……    陈伯陶毕竟是主管国库的户部尚书,思索片刻后,紧接着回答道。“回禀陛下,抬升商税一事牵动太多势力,势必三思而后行。”    “为一时之患,贸然行事,怕是后患无穷。”    陈伯陶的为人,在一帮朝臣中是出了名的耿直。    虽说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没有一个不是老狐狸,但在天元帝面前,他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    直言一番道:“若陛下执意抬升商税,那帮见利忘义的jianian商必然要从中周旋。”    “况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让商人吐出来的,他们日后必然会在百姓身上重新拿回来。”    “这样一来,到最后,伤害的还是百姓啊!”    陈伯陶所说,自然是有理。    天元帝并未说话,而是看向林中书。    与陈伯陶不同的是,林中书知道,陛下一旦提出了这个法子,就肯定是有一些想法的。    这样还不如顺水推舟一把,顺着陛下的意思说。    “臣以为,户部尚书所说固然有理,但非常之事,必须非常对待。”    “恰逢国库空虚,陛下不妨以此为由,抬升商税,同时完善相应法规,规范商人群体。”    “并且还能借此机会,统计出大燕之中商人群体的势力,以备后患。”    两人的对策,清楚的指明了两个方向。    一个是不行,一个是行。    两个方向,都给出了理由和后续的动作。    但在天元帝的角度来看,似乎哪一个都不是他想要的。    龙椅上的天元帝单手置于案上,另一只手放在龙椅扶手上,有节奏的敲打着。    久久之后,才开口道:“二位各执一词,朕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既然无jianian不商,那朝廷为何不多收纳些产业,还利于民?”    苏逸这小子,其实也滑头。    他只说与天元帝私人合作,把分一些盈利的钱进皇帝的私库。    然而天元帝想的,却不仅如此。    既然要做,那他便要把这个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