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7章 文抄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2/2页)
的,我们自己搞定。    江瑜也表示同意,他明年还要高考,时间十分紧张,如果不差钱的话,恐怕连商演都不会去。    自然也就不希望签个经纪公司来约束自己。    这也是他们选择和卢志伟的工作室合作的原因。    “嘿,卢总这儿呢,”等了片刻,酒吧门口一个中年男人进来,黄柏赶紧挥手招呼道。    酒吧里的灯光挺黑,也亏得他眼尖能一眼认出来。    俩人站起身来,迎着卢志伟入座。    江瑜打量着卢志伟,这个男人看起来十分古板,一身黑西装方方正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戴着的金丝边框眼镜显露出精明来。    卢志伟同样也在打量着江瑜。    “你就是小江吧,黄柏跟我说了,年纪轻轻就能自己作词作曲,才子啊。”    “哪里哪里,就是心有所感而已。”    “你学过音乐?”    “学过一点,自己拿着吉他瞎弹呗。”    “你还有别的作品吗?”    “呃,目前没有了,就这一首。”江瑜回答道,心里却觉得有点不妙。    这个卢志伟看起来不是好糊弄的人。    他不会是怀疑上自己了吧。    “《老男孩》的歌词我看了,写得很有深度啊,写尽了理想的凋零和现实的无奈,没有点生活阅历是写不出这样的歌来的。”    “小江,你今年才20岁吧,真是少年老成啊。”    卢志伟轻轻笑着,可江瑜却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审视的意味。    他在怀疑这首歌是不是江瑜原创的!    文艺创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作品的内涵必然和作者的生活阅历、教育程度乃至思想深度息息相关。    韩寒当年为什么会被质疑“代笔”,不就是因为他的年纪和他的文笔不相符吗。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果没进过体制,却能拿出《人民的名义》这样的作品来,那不用问,一定是抄的。    同样的道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以前从来没有过作品,却能写出《老男孩》这样饱经沧桑后回忆青春的歌曲。    也就难怪会引起卢志伟的怀疑了。    江瑜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自己这是遇到高人了。    毕竟,能在这个圈里混得有头有脸的人物,没一个是傻子。    “不瞒你说,我也曾有过爱情,”江瑜一脸唏嘘地说道。    “嗯,”卢志伟看向他。    江瑜低头玩弄着酒杯,说道:“我高中的时候,曾经暗恋同桌的女孩,喜欢对她使坏,每次她喝水,我就把瓶盖拧的特别紧,这样她就会让我帮她拧开了。”    “毕业以后,我没考上大学,她考来了燕京。填报志愿那天,她对我说,其实盖子是你拧的我一直都知道。”    卢志伟点点头静静地听着,黄柏轻叹口气,似乎有所感触。    江瑜继续道:“我鼓起勇气想要向她表白,结果她停顿了下说,其实我是故意让你拧瓶盖的,你学习不好,家里也没钱,多拧拧瓶盖,以后手劲大点,去工地搬砖也能养活自己。”    嗯?    什么玩意儿?    黄柏忍不住扑哧一笑。    他前面听着挺感动的,还以为是真事儿呢,忽然就跑偏到奇怪的地方了。    你特么搞得我情绪都不连贯了。    1    “来自黄柏的正面能量值, 10!”    “来自卢志伟的正面能量值, 1!”卢志伟也忍不住一笑。    江瑜心道,这家伙是个狠人啊。    情绪竟然如此稳定,才1点能量值。    卢志伟收敛笑容,正色道:“我不想问你的过去,你怎么写出来的我也不问,只要将来不出现版权纠纷就可以。”    “你放心,这个我可以保证,”江瑜打了包票。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老男孩》这首歌的曲子是个岛国歌手写的,主旨是感恩父母,要到几年后才会发布。    筷子兄弟把人家的曲子拿过来,填上词,直接当原创发布了,后来闹出了纠纷,才花钱买了版权。    事实上,华语歌坛翻唱岛国的音乐是常事了,什么《红日》啦,《最初的梦想》啦,《后来》啦,都产自岛国。    所以后世也有人吐槽,华语乐坛有一半是靠岛国养着的。    1    而江瑜呢,这算是一步到位。    虽然文抄有点不地道,但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必然是不光彩的。    江瑜也只能出此下策。    卢志伟点头道:“你能保证那就好,我想我们可以聊聊《老男孩》的版权方面的事情了。”    实际上,作为一个商人,他并不关心这首歌是不是原创。    只要有钱赚,你就算把白宫给炸了他也不在乎。    只要能控制住风险就好。    有此一问,也只是敲打江瑜,让他不要惹麻烦。    甚至于,黄柏心中也同样有过类似的怀疑。    他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查,去图书馆查,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老男孩》的蛛丝马迹。    1    但最终都一无所获。    他这才相信《老男孩》是一首“干净”的歌。    才愿意去联系卢志伟谈版权的事儿。    人在江湖混,谁能没点心眼?    当然,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和江瑜说的。    经此一事,江瑜也有了教训。    看来以后再想抄歌,抄剧本,还真得掂量掂量了。    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阅历范围,或者风格不统一,那么引来怀疑几乎是必然的。    原来文抄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