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面对喷火的枪口  (第2/2页)
。    高大男子亲手夺过胀鼓鼓的提包。    这时,一高一矮两名男子均一手端枪,一手提包,不急不忙地向大街上走去。    受惊的人们清醒过来。    有的拨打手机向“110”报警。    有的朝歹徒追去。    有的抄到歹徒前面堵截。    商贸城保安员马志鹏冲在最前面。    两名持枪男子看见群众追赶上来,转过身,举起枪,边退边开枪扫射。    马志鹏机灵地躲闪歹徒的子弹。    其他群众则缺乏经验,冲在最前面的纷纷倒下,当场被打死3人,打伤4人。    马志鹏怒火填膺,恨不能一把抓住歹徒,捏成rou浆。    他手中没有武器,硬冲上去等于送死。    情急中,他从街边抓起两块砖头,借助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躲闪着,前进着,接近歹徒。    其他群众有抓砖头的。    有握木棍的。    有举椅凳的。    大多数则是赤手空拳,紧紧追赶上去。    两名歹徒仍不慌不忙,各自将提包挂在脖子上,双手端枪,边打边退,从未跑一步。    高大男子开枪最多,枪法最准,打死、打伤人最多。    矮个男子手持短枪,主要在一侧掩护高个男子,枪法也很老练。    两个歹徒时分时合,且打且退,配合十分默契。    英勇无畏的人们追赶着。    前面的倒下了。    后面的又扑上去。    他们当中,有维吾尔族干部。    有俄罗斯族商人。    有哈萨克族老师。    有回族工人。    有蒙古族牧民。    他们面对喷火的枪口,共同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誓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马志鹏朝歹徒扔过去两块砖头,分别砸在两名歹徒的屁股上和背脊上。    其他群众也纷纷抛掷砖头、硪卵石、瓦块、木墩。    两名歹徒仍然没有跑,一边躲避砖头、瓦块,一边疯狂扫射。    追赶的群众将他俩逼到了一堵围墙前,后面已无退路。    远处传来了警车的鸣叫。    两名歹徒照样显得大胆从容,纵身一跃,翻越围墙,向毗邻的新疆大学院内逃去。    这时的新疆大学已经放了暑假,校园内显得很寂静,教室里均没有人,只有林荫道下、花园里有零零星星的学生散步、读书。    这都是些家距乌鲁木齐很远,为了节省路费和时间,没有条件回家,而留在学校的外地学子。    他们还不知道校园外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外面的世界精彩也罢,无奈也罢,他们平时懒得去理它。    这时,几名大学生正围着一张石桌做题目。    突然发现两名戴头套的男子越墙而入,各自脖子上挂着个包,手里还握着什么东西,形迹十分可疑。    莫非是盗窃了学校里的钱物?    决不能让这两个不明身份的男子走掉,必须查问明白。    于是,几名大学生合力追了上去。    两名歹徒见有人追上来,又从伪装物里抽出枪,疯狂开枪射击。    冲在前面的两名大学生中弹倒地。    没有中弹的三名大学生顿时被吓懵了。    没想到歹徒手中有枪,而且如此疯狂。    他们从惊吓中清醒过来,觉得抢救中弹的同学要紧,没顾得上再去追赶歹徒。    两名歹徒乘机逃之夭夭。    两名中弹大学生伤势严重,同学们抬着,没走出几步就停止了呼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