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爷番外】我亦飘零久 (第1/1页)
成烨番外: 成烨从未想过,他会有俯首成瑜灵前哭的时候。 “阿瑜,我很苦。”他倚在棺木前,兀自喃喃。 “父皇不喜欢我,他喜欢他的乐儿,喜欢贵妃娘娘;母后也不喜欢我,她总说是我将她困在了这深宫之中,她本该是宫墙外恣意的鸟儿。” “宫人待我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至多是嫡子不如庶出风光罢了。” 成烨说着,陷入了深思。 “我八岁那年,母后磕了满地砖的血,父皇在殿中与贵妃玩乐,他肯出殿时,母后只剩一口气在了。” “他心中有愧,又有朝臣相逼,写下立储旨意时,我在求母后不要死,可以不要烨儿,但不要死好不好……” “那时候我其实不太懂死是什么意思,母后身边的大宫女说,死就是,人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见不到了。” “母后总不肯来看我,可我不想她死……我问我不当储君可不可以,没有人回答我,是刚征战归来的祖父抱起我,按着我在御前磕头领旨,那之后,我就是太子了。” “可皇宫彻底成了贵妃的天下,他们是一家三口,我是碍眼的东西。” “我快忘了,那两年是怎么过的,宋家男丁接连战死,贵妃牵着成悦说我不详,宫中的奴才也说我不详,都离我远远的。” “是外祖带我到了边关,让我有了新生。” “那些年虽苦,但在我记忆里,日子真是好极了。” “我想我在边关过一辈子也是可以的,再不要回皇城去,离得远远的……” “可是不行……阿瑜,我活着就是别人的眼中钉rou中刺……” “在我大败敌军之时,有人对我动了手脚,那之后,我就站不起来了,只能狼狈回京,躲起来……” “入耳皆是嘲讽……” “那一年,我第一次见你。真风光啊……长得跟传闻里一样好看,就站在新太子身侧,轻声规劝他谨言慎行……?” “我真妒忌,对,阿瑜,我妒忌成乐,他有父有母,师友成群,被他的父皇扶着,踩在多少人身上登位。” “我呢,我又是什么,无父无母,废了双腿的废物。” “我颓丧过很长一段时间,不想活下去,想带着成能他们一起死,是外祖为我寻遍名医,让我重新有了站起来的本钱。” 他说到这儿,沉默了许久,许久之后,才轻抚着棺木,低道:“阿瑜,你是意外,可我真的爱你……” “你固执,不懂变通,还开不起玩笑。”成烨细数着成瑜缺点,忽然哑了嗓,“可你那样好,我那么对你……你还总想着帮我,明明跟我在一起很苦,怎么还总在坚持……” “阿瑜,我有没有跟你说过,自遇到你之后,我不再孤单……”成烨抬手蒙住眼,声音哑得不成样子,“我忘了是哪一瞬心动,只是忽然想起,很早以前我就习惯你在我身侧了……” 对成瑜的感情。 不是刻意,也没有算计。 可成瑜不信他,从来不信。 他的一言一行在成瑜看来就成了带着目的性的算计,以至于,他们根本就辨不清彼此意图,以至于,阴阳两隔。 想起成瑜临死前他还在和他争执,成烨总会痛,他反反复复看一些成瑜生前的东西,好像这样能寻到些成瑜还在他身边时的轨迹。 成瑜写的策论,于治国之道上很有用处。 而成瑜那年为他备下的礼物,原来是他搜集的朝臣罪证,就埋在瑞王夫妇衣冠冢旁。 个中轻重不一,但内容大抵都是拿出去能让有名姓的大臣抖一抖的。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成瑜就为他铺好了往后的路。 可惜,成烨终究是让成瑜失望了。 自登基后,他大刀阔斧改革,洛阳城内血流成河,但凡有不满之声,顽固世族基本都受到了清洗。 原本自以为能把控成烨的大臣们终于意识到,他不是能受人钳制之人。 自成瑜死后,失了成瑜的成烨就犹如失了刀鞘的刃,再不复进军洛阳时的稳淡。 时至今日,他们才明白,那年误以为的成烨仁善是错,心慈手软之人分明是成瑜。 若非成瑜跟随,成烨这一路走来怕是尸横遍野。 可成瑜没了,他们后悔也来不及。 成烨三十九岁这年,有人寻了与成瑜有八分相似的人送进宫来。 红梅树下,朔雪纷然,一袭素色衣衫之人,确实像他。 像得成烨都有些恍惚了。 成烨咽下喉中苦涩,他闭了闭眼,哑道:“送他出宫。” 成烨年年到成瑜墓前祭拜,今年去的格外早些,他独自烧着纸钱,轻声喃喃:“阿瑜,你若有来世,如今也该这般大了……” “可我不愿为那一点相似,将旁人替做你……”他抬头看向天际翻飞的黄纸,低低叹息,“阿瑜,你可会怪我……” 他终究是没有做到,成瑜所盼望的仁德君主。 成烨祭拜完成瑜后,回宫就病倒了,他忍着咳疾,传令下去。 户部侍郎,妄揣帝心,三日后处死。 他不需要心怀不轨的臣下,也不需要阿瑜的替代,阿瑜若泉下有知,怕是也觉侮辱。 成烨这一生励精图治,后宫空无一人,其举措之风行雷厉,手段之狠绝,时常叫朝臣亦瞠目结舌。 成烨努力了一辈子,终于将大盛积弱的局面扭转过来,在他尚存人世之年,得见太平盛世。 而成瑜那些年所想的东西,成烨在很久以后才明白,久得他已两鬓斑白。 他从宗室里选了个好苗子继承皇位,独自撑着拐去寻了端仁皇后墓,年迈的成烨于墓前静默许久,血丝攀上他不复清明的眼,他的叹息随风而去。 “数十载过去了,你风华如旧,我却已垂垂老矣,若是地下得见,可还识君否……” 成烨扶着竹杖在成瑜墓前坐下,他脑袋靠着碑文,就像那年俯在成瑜棺侧,缓而又缓道:“阿瑜啊,我亦飘零久……” 时年春,帝薨,谥号成武,与端仁皇后同葬寝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