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纲 (第3/4页)
,与他们离开敖龙岛。 柳息风心性纯白,驺吾认柳息风为主,化名木木。 三人乘船先来到舟山,沐云的师门刀宗。沐云承诺保守秘密,木木赠神刀与鳞甲。 1 宋鸣音和柳息风回到长歌门,众人见木木憨态可爱,只当做是海外异兽。 东海之行一年,此时南诏之乱已平,白氏成为新南诏王,今上以军功封宁王镇西大将军,复王爵,令镇守西南。 杨延之来信,已经找到解蛊之法,柳曾晴大喜,前往西南接应。 柳息风得神兽认主,神魂虚弱之症不治而愈。柳家与外祖、杨门主商议之后,决定让柳息风回霸刀山庄。宋鸣音也要回洛阳看望父母,二人一同北上。 到了洛阳,宋夫人告知,北原异动频频,宋将军向今上请旨,移驻雁门关以作防备。今上不许,以右将军代驻冀州,令宋将军换驻潼关。 宋鸣音噩梦连连,次日出发前往潼关。 柳息风担心宋鸣音,传信柳家后,与宋鸣音同行。 行至半路便传来消息,雁门陷落,胡将与内贼相接应,竟无人示警,已是大军南下,连破数城,潼关危矣。 宋鸣音连日疾奔,却只来得及收敛父亲的尸骨。 宋将军本欲固守潼关,以逸待劳,却被jianian党谗言拥兵自重,别有二心。今上令宋将军出关决战,宋将军无奈出关,血战而死。 1 潼关破,北原连破数城,直逼长安。 柳息风护着宋鸣音辗转回到洛阳,军神府上下一片悲鸣。 今上斩jianian相以安抚军心,命太子监国,驻跸洛阳,令军神府拱卫。 宋鸣音不愿留在洛阳,自请去长安,柳息风自然生死相随。 兵戈一起,宁王就以勤王之名挥师北上。然而他不去护卫君父,反而去护卫太子。皇帝征召,不应,朝野震动。 皇帝只得许他天下兵马副元帅,令他以太子为尊,援救长安。 宋鸣音、柳息风抵达长安后,就被太子请去东宫。 原来太子身中剧毒,昏迷不醒,这段时间都是宁王易容伴作太子,以安人心。 宁王虽处置了一批人,却还是不放心,然而若以宁王护卫入驻东宫,只会更加引人侧目。 宋鸣音出身长歌门,柳息风是霸刀山庄少主,恰是极合适的身份。 1 宋鸣音觉得太子的症状与柳吟霜当初在洛阳的情况很相似,但是不敢贸然施救。 今上令河东守备军西进长安,霸刀山庄亦派部曲驰援,柳吟霜正在其列。 柳吟霜入东宫,一眼看出太子所中之毒,正是他当日用过的截元丹。 这是一种失传多年的秘法,截元丹本身无毒,但会让人筋脉堵塞,解法就是震碎淤堵的经脉,再以纳元丹滋养,由功力深厚之人助他化解药性。 筋脉尽断之痛非常人能忍,太子醒来。 太子将长子托付给宁王,并言明如有万一,不必顾忌,只要保住孩子的性命。 宁王一心为太子疗伤,没有应下,不知是何缘故。 宋鸣音和柳息风感叹太子和宁王虽为皇家子弟,兄弟之情却诚挚动人。 柳吟霜却说,太子不死,宁王只会倾力辅佐,太子如果万一,则天有二日,国有二主,他们彼此心知肚明,相互拿捏罢了。 宋鸣音冷笑,像你们这样兄弟,才是世间难寻。 1 说完自知过于刻薄,转身走了。 柳吟霜默然,柳息风又怎会好受?他自有一番不可言说的心事,但兄长全心全意都是为了自己,无论哪一方,他都是亏欠的。 兄弟二人从来心意相通,便只有一起静默。 北原军围城多日,而勤王之师不断汇聚,便有退兵之意。 据斥候所报,北原军分批次北返,原先围城的十万人马现已不足三万。 左右纷纷上分,请陛下回銮长安,以正天下人心,也可使勤王之师不必左右为难,汇聚一处,一举击退北原军。 陛下以为然,亲率王师西进,却在凉关被北原击败,逃回洛阳。 原来北原军久攻不下,已暗中分兵欲取洛阳,两军正在凉关相遇。 天下之事,君父为先。 不论是出于何种立场,勤王兵马此时都只能回援洛阳,长安形势稍得喘息,转瞬又陷入危急。 1 北原军中除大将军勃良刺旗帜,另举起一面旗号,人称大先师。 大先师是北原人人膜拜的先知,更要命的是,大先师身负青龙神格。 青龙现世,世人胆寒。 宋鸣音再不能顾忌,放开禁制,以青鸾之力相抗。 北原军中万箭齐发,火光冲天,噩梦重现。 宋鸣音想起赵九野临别赠言,可抽龙脉补之,却不知该如何施为。 烈火焚身,青鸾悲啼,宋鸣音败下阵来。 柳吟霜和柳息风为他挡住青龙之息,虽没有所谓生死符,却是真正的生死相许了。 驺吾本不愿插手人间战事,且青龙与青鸾都是旧友,但它已经认柳息风为主,无法眼看着他去死。 驺吾化出原型,示意宋鸣音上来,载着他冲到半空。 1 长啸当空,四野回鸣。 灵气扑面而来,绵绵不绝。 宋鸣音召出青鸾,顿时乌云蔽日,化作倾盆大雨,烈火熄灭。 青龙绕着青鸾盘桓一圈,随即离去。 宋鸣音亦是力竭,驺吾载着他回到城墙,众人看宋鸣音几乎神明。 “太子”当场许诺,让父皇封他为国师,宋鸣音谢辞了。 次日,北原退兵,并且有文书递上,说退兵非是认败,只是大先师有言,此番天命不在北原,且待来日。 宁王冷笑,跑得到快。 左右不解。 几日后,传来河东守备军夺回潼关,和洛阳王师击败北原军的消息。北原军此时不退,只怕是个合围聚歼的下场。 1 长安危机已解,青鸾神降和驺吾神兽的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