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臣临君_思往事爱臣巧进言,戏白鹤名家鉴丹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思往事爱臣巧进言,戏白鹤名家鉴丹青 (第1/3页)

    稗官野史,绣衣采风。

    皇帝的绣卫有专员体察民情,即使在天子孕期,仍没有停止汇报。

    天子传召,余至清从外朝回了内宫,身上还穿着官服。

    正是金秋时节,清贵名臣一袭绯衣,反比宫中红叶更艳。

    绣卫两颊通红,低垂着头,匆匆踏出宫门,忽然看见君后,忙不迭笨拙行礼,囫囵问了几句陛下安好君后安好,深一脚浅一脚,狼狈离去,连脸都不敢抬。

    余至清暗自纳闷,踏进了天子寝宫。

    姒璟倚在榻上,翻着市井搜来的彩图话本,孕六月的肚子搁在紫檀几案,宽袍大袖,很是闲适。

    余至清端起几案上的珐琅碗,温言询问:“陛下召臣何事?这安胎药有些烫,可要臣侍药?”

    姒璟抬眼,意中人乌发秀颜,绯衣如火,渊渟岳峙,乍一看,难知年纪深浅,只知骨秀神清,见之忘俗。要贴近细细端详,才发现眼尾几近于无的细纹,岁月流逝的赠礼像澄明潭水流出的春波,证明刚直之人的双眸亦可柔情脉脉。

    “陛下?”

    姒璟凑太近了,余至清扶着天子腰肢,习惯了青年的亲密,疑问柔和平静。

    姒璟幽幽开口:“先生可知,朕再度有孕,已成了坊间广为流传的风流韵事?”

    余至清无奈:“臣略有耳闻,只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些许流言,堵不如疏。”

    姒璟点头:“自然如此。坊间传闻素来无稽,若非上次那般诽谤构陷,倒也不致问罪。”

    圣人当无私无欲,一如天中日月,恒久向万物洒下同样的光,即使光芒之下必有阴影。

    尽管姒璟无数次在床笫之间倾泻满溢的私欲,余至清秘密珍藏君王的私情,依然坚持在公务上相信并维护天子澄澈明净的形象。

    海晏河清下的暗流涌动,应当局限于臣民之间,不应搅扰高高在上的君王。

    哪怕天日朗照,或许早已心知肚明。

    君臣二人重视民意,不会对市井谣言大动干戈。

    上次却不同——

    约莫半年前,国老戴晴婉言告诫,朝中有人暗中攻讦君后。余至清尚且在思索如何处理,天子已通过绣卫知道了前因后果。

    谍报薄薄几张,内相呈给天子,低声道:“君后昨日在琅嬛台遇见戴太傅,绣卫记录了来龙去脉,恭奉陛下御览。”

    天子一句一句看来,猜度意中人彼时神情,不由微笑。

    内相做事从来滴水不漏,又道:“臣又询问戴太傅,知悉朝野之间,看似对君后颇有微词,实则只有数人鼓噪,名单和言论,现俱抄录在此。”

    天子接过,才看了一点,气得手都在发抖,勉强压下怒气,面带薄红呵斥:“荒谬!如此恶语中伤,造谣生事,构陷执政进贤退庸之懿行,污蔑中宫忠君爱主之嘉言,真是无法无天!”

    再往下看,他更是怒发冲冠:“先生上朝着锦绣朝服,退朝易简朴常服,既守礼法,又遵道德,居然还成了沽名钓誉的罪过?朕不让宫人近前守夜,不称赞朕仁德也就罢了,怎么还变成了先生忮忌的罪证?六宫只一人,帝后两恩爱,人人皆称佳话,在这些人嘴里也能变成朕好色荒yin的罪名?朕为政八年,广开言路,兢兢业业,不敢稍有失道,只因为一点家事,竟成了个耽于情欲、色迷心窍的庸碌之君?!”

    姒璟越说越气,立刻下旨重罚造谣中伤之人,诏书拟定,重重盖了御印,片刻下到鸾台,只等留档即可宣旨。

    余至清刚展开绢帛,就吃了一惊,当即亲自前来,请天子收回成命。

    余至清急如星火,一路疾行,走到御书房,反而放慢了步子,推门轻轻一礼,柔柔握住天子的手,道:“听闻陛下大怒,臣心中担忧,来看看陛下。陛下既要修身养性,寻常人可不配令陛下生些闲气。”

    天子沉着脸独坐,本在捏着御印出神,见了意中人,面色稍霁,道:“先生见了旨意,心知肚明,就不必再劝了。等那些蠢物长长教训,朕自然就不气了。”

    “陛下聪颖,臣瞒不过陛下。只是,还请陛下息怒……”余至清又是一拜,却没有起身,反而轻轻枕在了天子膝上。

    御书房只有君臣两人,天子见意中人难得示弱,怜惜爱臣被恶意中伤却隐忍至今,叹了口气,低头问道:“有些谣言竟然流传已久,朕今日才知晓!先生若早有耳闻,为何不说呢?!”

    “臣一介微躯,忝居高位,又深居内宫,为人误解也不足为奇。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许多僚属虽不知臣,却知忠君爱国之理,何必为这些小事大动干戈,损害陛下的名望,伤害忠良之心呢?”

    这话由自己说出来,好像近乎沽名钓誉、自吹自擂,不过余至清此言出于本心,故而坦坦荡荡。

    “先生光风霁月,不惧人言,朕却厌恶他们造谣生事,贬斥当朝。”

    谣言主要污蔑调和鼎鼐的权臣,可真正让权臣掌权的乃是堂堂天子。天子最气的是什么,余至清一清二楚,婉言说道:

    “谣言可笑,正说明陛下贤德,万民咸服。天子为政没有疏失,有心人才只能寻些家事私情攻讦。这类无稽之谈,不能动摇社稷,更不能损害陛下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