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死城 (第1/2页)
入迷雾之局,一叶蔽日,不见真相;是执棋者,还是棋子。 佛隐山,钟声鸣,宁静悠长。 一行四人听着悠远涤荡人心的钟鸣来到了佛隐寺。开门的小弥僧矮小瘦弱,旧衣洗的发白,补丁很多,但他还是行得端正,超脱世人,这是一种世外之人有的油然而生的气质。 他双手合十,朝几人行了一礼,“佛隐寺闭庙这三余年来,共开了三次门,诸位请进吧,问初师傅已经等几位许久了。” “敢问小师傅,前两次是给何人开的门。”几人歪头看向小弥僧。 “头一次是一位从京城来的大人,第二次是郡守大人杨素,最后就是你们了。”小沙僧领着四人到了问初的禅房,福了身子便退下了。 问初鹤发童颜,静静闭上双眼口中默默念着经文,隔着檀香也能感受到他那非凡的气度。 好一个风骨仙然! “四位施主。”问初睁开眼看向四人,眉目间带有些许忧伤与哀愁。“老衲自从三年前见了京城来的贵客后,便下令紧闭寺门了。” 他给四人到了一杯茶后继续开口,“我能够感受到扶风城这次的劫难与那次会面有关,老衲的师傅惠恩也因此罗夷罪功德丧尽而亡,老衲也无时不刻备受煎熬,内心甚苦。 “可佛说:‘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过;若有舍此身已,余身不相续者,我不说彼有大过也’,老衲和师傅都是因此事困于因果,而今师傅于此劫中福尽死,这因果若不还,吾等大过也。” “问初师傅,这究竟是何因果竟然让二位大师一位故去,一位挂怀许久。”沈青未泯了一口茶水问到。 “说来话长…” 三年前的佛隐山是扶风郡的神寺,深受扶风郡子民的景仰,而惠恩和问初两位大师更是开人心怀,受人爱戴的大师。 那天阴风大作,惠恩大师感悟到这天恶孽很重,于是早早发出通告,关闭寺门不让客人入内。 天不遂人意,该来的本就躲不开。 恰逢问初游历归来,竟让等在外面京城的大人有了可乘之机,京城来的那位客人叩寺庙的门,问初亲手开的门。 那客人想拾起前尘因果,便向问初求教。 只见到当时的问初远没有现在这么蹉跎和生机耗尽,他掌了章胡须,笑道,“因果既已经是前尘,便是拾不起来的,这位施主切莫纠结于此,前事已了,放下它重新开始才是正道。” 他见惯了求而不得困于前事的人了。 “敢问大师,如何重新开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事无常,瞬息万变,不要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该于此间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那原本就属于我的东西该怎么夺回来?” “既是你的,不夺自回。” “那我偏要夺呢?” “老衲劝施主莫要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平添业障。” 那人许是想到了伤心事,顿时红了眼睛,“该遭报应的是他们,不是我。” “因果报应,何时了了。”问初叹道,“施主如此想不开老衲于心不忍,只当徐徐图之便是。” “这乍一听也没什么,为何大师说是因呢?”谢归问到。 “差就差到我赠与他的那本棋谱上。”问初大师深深地吸了口气,“那棋谱是我誊抄的,我看他感兴趣便赠与了他,然后他用棋谱上残局解法架空了扶风城。” 几个人心中有些惊骇。 “这么多年过去了,整个扶风郡该都在他的掌控制之中了。”问初抬头看向日光菩萨,虔诚地双手合十,“存在寺里的棋谱孤本也不见了,师傅是最后知道所有残局的人。” “亦前事了了,如梦幻泡影,请大师放宽心,勿要困于此。”谢归朝问初行了一礼,“此乃无心,并非有意。” “好心办坏事啊,老衲为开导一人害了扶风一郡百姓,等待此间事了,便要只身下地狱。” “我们几人便不叨扰大师了,你所求之事也是吾等所求之事,我们会尽全力去改变扶风城现下的境况。”谢归说着便朝跪坐于坐垫之上闭上眼的问初弯腰行了一礼,然后便带着一行四人离开了佛隐寺。 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