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乌云常蔽月 (第1/2页)
芳琼没听到杨氏说的话,她也根本就没准备回余府,此刻正舒舒服服靠在天鹅绒软垫上随着马车一摇一晃昏昏欲睡。 蒋宅在商户聚居的西城,不堵马车的话还有大半个时辰才能到,不如先眯上一小觉再说。 她刚闭上眼睛开始假寐,马车便是一个急刹车,她一头撞到了车壁上,幸好马车豪华,车壁上也包着一层软垫不至于撞伤。 小扣子蹿下了马车,手疾眼快抓住了人群中一个缩头缩脑的中年男人。那人剧烈挣扎着,奈何力气始终不敌小扣子。 “是他!”车帘后的芳琼惊讶地抬了抬眉毛。 难怪小扣子这么火急火燎地急刹马车都要抓人,原来是终于看到了这个人渣败类。 此人是西华观旁边南头村有名的无赖李二牛。芳琼不是很喜欢多管闲事的淡泊性子,却也被这无赖所做的事情恶心得好几日没睡安稳。 李二牛从小到大都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村子里人嫌狗厌。 还曾欺负过年幼的芳琼,被二表兄蒋松之狠狠地揍了一顿之后便老实了,看见芳琼就躲。 几年前他不知从哪里找了几个钱,仗着自己长了一幅老实人的脸孔,寻了个叫良玉的从良暗娼在村子里起了座小房子专心过起日子来。 那良玉三十来岁,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儿嫁到南头村,虽说曾是风尘女子,但极其贤惠,持家有道。常带着女儿到西华观上香,是个婉约秀美的女人。 但好日子没多久,李二牛自从手上有了两个钱,便暴露本性,染上了耍钱的毛病。一开始胆小还耍的是铜板,时间长了胃口越养越大,便开始耍银子,几两几两的赢,几十两几十两的输。 没几日就借了赌坊好几百两利滚利的印子钱。 还不上赌坊里的打手要卸他胳膊,就偷良玉的嫁妆变卖,还是不够,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良玉和她女儿身上。 一天夜里他伙同赌坊几个帮闲的懒汉,给良玉母女下了蒙汗药,麻袋一套就把好不容易在官府消了贱籍的母女俩又贱卖到了城外流莺河的花船上。 流莺河的花船说得好听叫“花船”,做的是水上皮rou生意,也是最下等的私窑,专门接待走水路的苦力。 天无绝人之路,不甘受辱的良玉把女儿推进流莺河。幸好这女孩儿水性极好,一路顺水漂流爬上岸,趁着夜色跑回南头村,无处可去便求到了道观里来。 芳琼便让二表兄帮忙解救良玉,哪知去迟一步,良玉已被一伙水盗买走了,据说是去往惠州海上了。李二牛得知有人抓他,星夜出逃。 没想到二表兄找了他好几年都未找到他,居然还敢回帝都! 小扣子虽然只有十一岁。但力大无穷,一双手犹如铁钳一般反剪住男人的双手,疼得他鬼哭狼嚎跪地求饶。 王喜安极其有眼色,赶紧召来几个家丁,将李二牛堵了嘴绑了手脚一股脑塞进仆从的小马车里,对外只说是抓到了府中逃奴。 芳琼知道王喜安是个妥当人,隔着车帘客气了几句,便撂开手不再多问。 …… 马车继续前行,一路无事来到了西城占地最广的宅子面前————蒋宅。 蒋宅占地极宽,除了大门和围墙不能像朝中官员那样描红画翠,其余设施应有尽有。 蒋伯达还专门辟了个大院子给芳琼姐妹俩小住。说是小住,大阿姊芳琳其实是在这里常住的。 自从余唯庸正妻蒋氏无奈抛下不足三岁的芳琳离家之后,蒋宅外祖母常常借口生病将外孙女儿芳琳接到自己家中抚养。 认真算起来,余府正经的大小姐芳琳每年呆在府里的时间不足两个月。 几日前芳琳随外祖母舅母去青州看用做嫁妆的庄子和置办大件的嫁妆,此时并不在家中。 芳琼因选秀回来得突然,给外祖母和舅母去的信此刻估计还在路上,等他们赶回来,最快也要半个月。 舅父带着两位表兄出门谈生意也不在家,家中正经主子只剩三个皮猴儿似的小表弟。 芳琼下车之后熟门熟路穿花拂柳往她常住的小院儿——听雨轩走。 听雨轩是她幼时第一次来舅父家给自己小住的院子起的名字,当时大表兄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很不给面子地捧腹大笑。 幼时的芳琼觉得这名字雅致又有意境,不知道大表兄为何发笑?直到后来她在大街上看到茶楼叫“听雨轩”,书肆叫“听雨轩”,客栈叫“听雨轩”,就连卖鱼的小摊也叫“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