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6:从今以后他的后泬永远都会s痒难耐  (第3/3页)
一下,大婚不过是他亲政的一个借口,没有大婚便不算成人,他就不能顺理成章的收回实权。    他倒是很想对众人宣布他要立舅舅为帝君,可是他要是敢这么说,不仅会被舅舅打死,还会被母后押着去跪先帝的灵位。    凤九宵不耐烦道:“你就比照着朕的凤袍,给皇后做一身不就行了!”    礼部尚书不依不饶:“可是皇后娘娘身形几何?凤袍该做多大,还请皇上示下!”    1    凤九宵差点要跳起来指着这老头的鼻子臭骂,被固吹白拦住了。    固吹白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道:“吴尚书,皇后乃将门之后英姿飒爽,身量比皇上要高大一些,你尽管往大的做就是了。”    固吹白这话引来在场众人的猜议,放眼整个燕国,能称得上将门之后的无非就是兵部尚书之女和靖武侯之女,周尚书的女儿尚未及笄,靖武侯的女儿与前夫和离,这两个人选无论怎么看,都不是良配!    一时之间,众人面色各异、各怀鬼胎。    固吹白挥手让他们退下各司其职,等众人走后,他拧着眉望着凤九宵。    “你真是越来越没个正形了,眼看着就要亲政,怎么反而像个小孩子一样?”    凤九宵噘着嘴,被舅舅训得闷闷不乐。    他想起袖子里那罐药,掏了出来递给固吹白看。    固吹白疑惑道:“这是什么?”    凤九宵差点脱口而出这是治不孕不育之药,但是转念一想,舅舅必然不希望他知道过去在夏国发生的事,他目前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1    于是他笑着道:“舅舅成天为国事cao劳,这是九宵命太医院为舅舅配制的养生丸,每日一粒可延年益寿。”    固吹白心中划过一丝暖意,毫不怀疑外甥对他的孝心。    他接过药丸想也没想便吞下一颗,辅以茶水吃了下去。    罐子里一共有七颗药,够吃一旬。    凤九宵见舅舅没有丝毫犹疑便吃下他给的药,心里十分高兴。    舅舅信任他,宠着他,凤九宵忍不住就坐到了固吹白腿上。    抱住他的脖子撒娇道:“舅舅,我饿了……”    他说的饿,当然不是腹中饥饿,而是下面的小嘴饿了。    固吹白拿他没法子,凤九宵性子奔放不羁,压根不顾什么伦理规矩,想要了就直接往他身上蹭,一点也不会矜持。    他们俩正在这边拉扯时,门外来了个太监,恭敬地道太后请陛下和相爷去寿宁宫用膳。    1    固吹白的眸色深沉。    他们这边才刚和礼部尚书商议完大婚的事,那边太后就得到了消息派人来请,尽管傅太后是他的亲jiejie,固吹白依然不高兴这种被时刻监视着的感觉。    他放下凤九宵,站起身整了整衣领。    凤九宵知道不能再胡闹了,于是也老老实实走出去,跟舅舅一起去了寿宁宫。    傅红瑶命宫人们准备了一些凤九宵爱吃的膳食,好整以暇地等着儿子和弟弟的到来。    过了不久,随着门口太监的通传,凤九宵和固吹白踏进了太后宫中。    傅红瑶堆起明媚的笑脸迎上去,还掏出手绢给儿子擦了擦脸上根本不存在的灰。    “皇儿,处理朝政辛苦了,母后为你准备了膳食,皇儿快来用吧。”    凤九宵侍母至孝,这些年来他们孤儿寡母在摄政王眼皮子底下苟活战战兢兢,他对母亲一直抱着一种怜惜和愧疚。    他上前搂住母亲的脖子,温柔地笑道:“娘,儿臣不辛苦,都是舅舅在帮儿臣处理朝政呢,谢谢娘亲为儿臣准备的膳食。”    1    傅太后笑意吟吟地拉着他的手坐到椅子上,不咸不淡地瞥了一眼固吹白。    自从回到燕国,固吹白总有一种很别扭的古怪感。    他的jiejie见到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这些年是如何寻找他的,要不是支岭渊百般阻挠,她或许早就能把自己找回来了。    可是傅红瑶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却反射性地避开了他的碰触。    固吹白以为是他们姐弟分开多年,可能jiejie有些不习惯。    这份亲情总要慢慢才能热络起来。    他总是想起年少时在黎家,武芳华大大咧咧地把他搂进怀里稀罕的样子。    虽然芳姐是他的情敌,可是他真的好喜欢这个英姿飒爽的jiejie,芳姐疼他甚至超过疼黎妄言。    固吹白一直以为正常姐弟就是这样的相处,直到回了燕国,面对自己的亲生jiejie,彼此却只余生疏和尴尬。    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了傅红瑶的手腕,傅红瑶眼中一闪而逝的嫌恶他看得清清楚楚。    1    无奈地笑了笑。    或许,傅红瑶以为他忘记了,但是五岁之前的记忆他其实都记着。    凤九宵曾经百般劝他回燕国,他之所以没有答应,就是因为傅红瑶。    他的jiejie厌恶他,鄙夷他,根本不是真心想找他回去!    小的时候,就是jiejie哄骗他让他在固沙河边等了一天又一天,让他和父母失散,要不是后来被黎骁捡回去,在那种战乱之时,他一个五岁的孩子恐怕根本活不下来。    如今,傅红瑶却在凤九宵面前上演什么姐弟情深。    固吹白只觉得可笑。    坐定之后,傅红瑶终于开口说到了正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