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ater4.1 (第1/2页)
随着高一过去,迎来了第一个暑假。 我想要像大哥以前那样,跟同学跑去山上打工摘水蜜桃,钱多又可以吃个爆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得住在山上工寮,这点立刻被老妈否决。为了打消我上山的念头,老妈把表弟塞给我,让我帮他补习他那无可救药的数学,大家都觉得我看起来很有耐X,应该很适合当老师,但是,那仅止於看起来…不知道我在书桌前根本坐不住。会数学是一回事,教数学又是另一件事。没几天,我跟表弟两人大眼瞪小眼,他无法理解我在说什麽,我不知道我还能说什麽。 於是我跟同乡会认识的nV生一起去打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家靠山木材多的缘故,所以家家户户都在做圣诞装饰品的黏贴代工,也就是俗称的外销品。老妈曾经也尝试过在家里做代工,结果客厅茶几座椅折叠桌全都摆满上千个等待晾乾的半成品,Ga0得没地方吃饭不说,老妈的急X子根本受不了分批晾乾分批收拾的等待,撞歪的还得扣钱,结算下来一麻袋没几个钱,已经快把她Ga0疯了,於是草草结束。 这种外销品碰到做工b较复杂或时间b较紧急时,不太适合放给家庭主妇,就由工厂员工直接做,说复杂其实还是挺简单的,就是反覆黏得JiNg细点。可能是暑假的关系,工厂里男nV老少都有,刚开始还试图跟其他人边做边聊,到後来还真不知要聊些什麽,最开心的是下午三点工厂会固定发放点心,豆花、粉圆、碗粿不一而足,Ga0到最後我都怀疑是爲了点心才去打工。没多久,因为几个台北同学要来老家玩而宣吿结束。 原本只有两三个,没想到最後六七个同学跑来,大家挤在地上打通舖,看她们一脸兴奋叽叽喳喳,对什麽都好奇。我们家很习惯有同学来访,老妈常接待两个哥哥的同学、当兵的同梯,有些人甚至在哥哥没回家没放假的日子就直接来访,只能怪老家附近是风景区,老妈接待太热情,包吃包喝包住包玩。 我带她们去吃大树下的r0U丸,T会什麽叫真正的r0U丸和喝到饱的大骨汤,去夜市「看」没人敢吃的爆炒田蛙,虽然我极力推荐吃起来像Jr0U。我们到日月潭划船,到瀑布冲凉玩水,到还没什麽知名度没啥摊贩的清境农场闲晃,看她们一路被悬崖峭壁的蜿蜒山路给吓坏。回程转车时,望着下面一汪碧绿的湖水,我提议穿过杉树林走到湖畔,同学们忧心忡忡地看着没有小径人迹的树林,我走在前头辟出小路,在充满风声鸟叫声的安静林间,领着她们拨开杂草丛走到碧湖畔,在湖边打起水漂。从高处俯瞰跟零距离的贴近是不一样的感受,瞬间只觉得自己在天地间异常地渺小。 同学们兴奋地来,依依不舍地离去,羡慕我住在好山好水的乡下,却不知每次离开老家,必需承受的乡愁有多愁人。这是住在乡下的日常,从小就很习惯周遭的人长大些就得离开,去异地上学或工作,当然,也有人倦鸟知返,被这一方山水留住。只是经过岁月的洗链之後,发现老家增添许多新的住民,自己却已然成为过客。而台北犹如当年从高处俯瞰的碧湖,经过几十年零距离的贴近,不知不觉自己沈浸其中,成为渺小的一员。 高一结束也意味着决定念社会组或自然组,我们班是社会组,所以念自然组的同学得转班,包括我的室友。虽说分班并不会影响到一起合住,但是熟识的大jiejie们搬走後,我对这个毫无sE彩的狭窄学寮,以及没什麽生活机能的周遭环境更无好感,对机械式的对话和一成不变的风景,更加难以忍受。 开学後,我决定开始找房子。大部份的人在开学前都已找好房子,同乡的几个nV生刚好都住亲戚家,没法一起合租,那时候没有网路也没有仲介,只能看附近布告栏的张贴去找。偏偏学校附近都是公家机关,招租广告可以说寥寥无几,好不容易看到,不是已经租出去,就是没联络上。在一个YAnyAn的周末午後,我终於约到一位房东,依据电话的指示坐了两站公车,穿过大马路在几个迂回的巷弄间挥汗如雨地反覆寻觅,才堪堪赶在对方指定的时间抵达。 那是一处幽静的日式房舍,等了许久,时间彷佛停止,一位年迈的外省老太太缓慢地走出来,招呼我 进去。她问了我家里状况,包括老爸老妈做啥,最後打电话请一位伯伯过来跟我面试,还要求看我的身分证。通过了他们的审核後,虽然租金超支,看着庭院的枝枒听着知了的残响,让我想起小时候住过的日式大房子,我决定搬过来。 隔天,我揽了一辆计程车,经过了一年的春夏秋冬,我的行李不算很多,但已经无法随手拎着上公车了。计程车司机是个和蔼的中年人,看我大包小包站在路边,还是个短程,非但不嫌弃,知道我是外地生,自己一人正在搬家,临下车前,不仅不收我的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