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加冠 (第1/2页)
清晨,清风徐徐。 处在深山中的皇家书院,宛若世外桃源,轻易不会有外人打扰。此地向来是皇家子弟学习的专门场所,但却并不像皇宫一般奢靡,倒别有一番素雅的风味。 本朝的皇室有一个规矩,凡是皇子年满六岁之时便要送往皇家书院学习。在此期间一切都是封闭的,皇子们须得静心于学,摒弃一切的杂念。学六艺,明事理,晓百姓之苦,知治国治事。在那里,他们只是学生而非高高在上的皇子。 而此做法是从本朝立国以来便定下的祖宗之法,向来帝王便十分重视皇家书院,能在那就职的官员也都非平庸之辈,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但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点那就是,那些大臣可以亲自选择自己要教导或辅佐的皇子,以助他一臂之力,夺得储君之位。 在看似风平浪静的书院里,其实从来都是血雨腥风。 那一年,泰元十五年,楚烨在比试中一举夺魁,被皇帝封为太子,于成年后正式举行大典。 那一天,那一身红衣,惊鸿一剑,既晃了世人的眼,又不知乱了谁的心弦。 “殿下,该出发了。”礼官在门外说道。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楚烨说道。 “是,殿下。” 楚烨此人生的一副好样貌,曾有人说过他“威严如松,温润如玉。”关键在于此人虽不过二十有余,但眼界和气度却根本不像同龄人,武功又是上乘,自然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今日的楚烨一身华服,金线绣的图案熠熠生辉,让人不忍移目。 “沈枫呢?怎么还没来?”楚烨边正衣冠,便说道,语调不喜不怒。 “沈大人,早在三日前先殿下去了东宫,帮您料理大典的相关事宜了。殿下到了长安便可见到沈大人了。”侍从回答道。 楚烨微微皱眉,听了这话才放下心来。 仪仗是专门用来迎接太子的,奢华至极,里面不仅有寝室还有办公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型宫殿。 楚烨在大臣们的迎接下坐进了马车,随后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国都前进。因为马车里配备齐全所以马车并没有过多的停留,便到了长安。 沈枫就在门口等着,他带着满身的书卷气,眸中似有万千星辰。手中执着文书,墨香慢慢的沁出。一身官袍,即世俗又脱俗。他带着笑意,走向了楚烨。 “殿下来的可真算早的,我这还没将明日大典所用的东西打点好呢,您就回来了。怎么样,路上没遇到什么难缠的东西吧?”沈枫问道。 “嗯,还算顺利,这几日幸苦你了,不过,也幸亏有你在,他日若我顺利登上王位,你必定为臣为相。”楚烨看着沈枫的眼睛认真的说。 “殿下这话不好轻易许诺的。我自跟随殿下时就曾说过:,不为荣华富贵,只求常伴君王左右,清君侧,保君千秋万岁。施展我自己的抱负。这便足够了。’沈枫说这句话的时候面上还是一般平静,但语调却是自己都没有发觉的上扬。 沈枫这双眼睛极好看,眼角微微泛红,睫毛上扬,眸中有山河万千和风花雪月。 “天色不早了,我先送殿下进去吧。不过今晚只能委屈殿下住在配殿了” “无妨,我住哪都是一样的。”楚烨接过沈枫手里的书卷走了。 沈枫看着楚烨慢慢的消失在月色中,才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沈枫大楚烨五岁,二十二岁弱冠之龄出世,一举拿下了那年的状元。恣意潇洒,如一朵堪堪开放的九月新桂,芳香十里。 那一年是泰元十年,沈枫入了太子的殿下,做了太子身边的谋士,也是最亲的近臣。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便是心中有江山万里,眸中有山川河流。身边有良人相伴,入目是枫叶簌簌. 整个皇宫和朝堂为了这次的大典足足忙活了半年有余,为的就是为了这百年一遇的太子加冠之礼。朝臣们早早的就在宗庙等着太子的仪仗队。 这加冠礼在皇室宗庙举行,需由皇帝和皇室宗亲为太子加冠三次,方可礼成。但在此之前楚烨要去先见母亲最后一面。 清晨的皇宫格外的安静,只有一些负责清扫的宫女来来往往的在大内里穿梭。 淅淅沥沥的雨滴滴答答的下着,楚烨撑着一把油纸伞。伞面上画着一朵牡丹,好像并不符合男子。伞已经很旧了,但这把伞楚烨无论去哪都会带着,因为这是他母亲亲手做的,这些年只匆匆见过几面。这次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