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少年的帝王之路_12金陵议政,松江棉业(剧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金陵议政,松江棉业(剧情) (第2/2页)

打算?”

    乐清荷也是不假思索地做出答复。

    “回大王,松江府的棉布生产颇有盛名,我想效仿浙省丝织,把松江棉产也变成葵行的主营产业,运往明州外销。或者通过运河卖到北方去,这东西在北方的销路很好。至于徽省,本就是商帮发达之地,两淮盐茶基本被徽商垄断。我会打击那些不愿加入我们的徽商,并全力对他们招安。虽然他们财力雄厚,但在葵行面前,还差点火候。”

    徐星允不懂商业上的运作,但他对北方的局势洞若观火。

    “但,北方诸侯会放任他们的商人来购买我们的东西吗?现在他们应该已经视我们如眼中钉了吧。”

    赵葵哲本来被乐清荷这一番美好蓝图弄得飘飘然,但徐星允这瓢冷水又很快让他清醒。他倒不讨厌这种泼冷水的行为,毕竟君王的冷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思考一番后出言。

    “等这些事情办完,就把这里拆了,物料一半送给百姓,一半送到北边去。既可以给金陵城腾出不少地方。也可以向北方诸侯展示,我没有北上之意。还能省下不少维护费用。”

    “拆了金陵行宫?”徐星允又一次被赵葵哲的发言给惊到。“这会引起京城大怒的吧。”

    “他们还能派兵讨伐我们不成?一群自顾不暇的缩头乌龟而已。这宫殿他们又来不了,我们也不拆皇家陵墓,想讨伐我们的话,尽管来。”连战连胜,已经让墨竹的战意积蓄得很高了。

    “那倒也是。现在没人敢触我们的霉头。”徐星允笑了,最想对京城出击的人莫过于他。

    “趁着它还在,在这儿尽情享受吧。”赵葵哲说罢,侍卫便抬来大轿。

    众人跟随在赵葵哲的御轿后,漫步前往观戏台。秦淮河的歌妓名倌们,早已被招入行宫,等待服侍这些战胜者。

    就在众人听戏宣yin的同时,这场议事的结果被官僚们整理成敕令,颁布了下去。在十万大军的监视威逼之下,南直隶的政治体制迅速发生变革。

    两省分家,兵权交割和封侯的事务由鹤修尔率军监督。拉德普尔则负责领军前往徽地,用星月营的斧铳对徽商们施压。收缴土地的事情,由对此经验丰富的虎千代施行。

    在军队的协助下,葵行和慈济宫的动作就显得十分顺利了。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葵行便整合了徽商这股强劲的力量,并用从徽商那里收缴的入会费和第一批行用在松江府投资。

    一个规模甚至大于杭州丝织场的大棉织场在松江城里落户,由于松江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织机,所以这里根本不愁招不到女工。

    理论上,松江女工们就算不专门进城去为葵行工作,自己在家织布也行。但,迅速统辖了苏省商业渠道的乐清荷又岂会容忍这种私人纺织的存在。葵行根本不允许旗下商人购买这种布匹。

    有了大棒,自然还得给甜枣。在赵葵哲的指示下,乐清荷命令葵行对这些女工提供优渥待遇。比如修建女工宿舍供其免费居住,免费提供月事带,额外补助食费,勤劳者颁发奖赏等等。

    最大程度消减百姓的不满,自然也是赵葵哲的考量之一。但更关键的还是其政治价值,赵葵哲将这些受他恩荫的女人视作其政权的忠实基盘,同时也是雷鸣营的预备兵源。

    安逸的生活也让这些织布女工的工作热情高涨,一匹匹上乘棉布被马车运往码头。商船载着它们。或是驶出长江口,向南穿越杭州湾来到明州港。又或是逆着长江而上,来到镇江码头。

    明州港的市场上,都是些高丽国和东瀛的商人,他们出手阔绰,故国又处在北境,于是大批大批地将这些棉布高价买走。而镇江码头上的北方商人们,虽然给的价格不如外商那般美丽,但胜在需求量更大,那些在明州港卖不完的棉布,有多少算多少,北方商人都可以全部吃下。

    不仅仅只是棉布,苏徽二省的特产和精美工艺品也通过长江和运河大量输送到杭州,再从杭州出海转运到明州港。东瀛人对这些东西的购买欲望极高。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次出兵南直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明州港。它的繁华几乎就要超越南边的泉州港了。

    至于两淮地区的良田,对泉州所带去的粮食供给,就更是不必多说了。可以说,吴越国的力量正在与日俱增。而最紧张的,莫过于赣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