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淮西军 (第2/2页)
,率军北伐,驱逐胡虏,收复所有的失土。之前三次北伐,几乎都只有岳飞带领几万人孤军深入,前面的箭头部队要攻城制胜难免会有Si伤,一路上又要分兵留守,人马根本不够分配;如果真的能够合并淮西军,他们人数多,素质又不差,只要稍加训练,加强一下军纪,马上就可以上战场。 若真的拥兵三十万,依据以前宗帅所订三路北伐之计,不但是恢复中原,就是进攻燕、云,直捣h龙也都不再是空幻的梦想了。 岳飞越想越兴奋,一心盼望着正式的公文早日发布。 高宗与岳飞两人,当初一个是毫无实权的空心小王爷,一个是默默无闻的习武年轻人,在半开玩笑的情况下,一个说如果当上皇帝,另一个也说万一当上他的大将军,谁知老天爷特别眷顾,今日居然一切成真,而且似乎还超出当时的梦想!所以高宗一时兴起想玩得更大一些,加上一直期待北伐的张浚在旁敲边鼓,所以随口说出将淮西军并入岳家军的事来。 其实在岳飞离开之後,韩诚马上表达了反对之意。 南宋的财政状况一直没有踏上轨道,只能不断挖东墙补西墙。岳飞的部队军纪好,除了他治军严明,谨守原则之外,更大的原因是高宗交代,无论多麽困难都以岳家军後勤补给为优先,所以才能对百姓们秋毫无犯。 如果将淮西军拨归岳飞,人数突然暴增三倍,韩诚直言绝对供应不上,尤其是马上发动这三十万人,分兵北上去跟伪齐、金人作战,保证撑不了两个月补给线就会出事。 被北伐胜利冲昏头的张浚,稍微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军事力量布署,发现在长江中下游有韩世忠、张俊与刘光世等三人各据要塞,再来是长江中上游有岳飞与吴玠两人,兵力虽然较少但是与将帅关系密切,战斗力也b较高。虽说要稳定时局不得不倚重军人,但是由五大军事力量划分各自的战区,终究是宋朝立国以来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刘光世不适任必须罢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有必要将淮西军并入其他四人之中任何一军吗?以目前情况看来,不管加入谁的部队,都将使那个人实力爆增,凌越他人甚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从根本上完全违反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於是张浚赶快去找高宗,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两个人稍为讨论了一下就决定,淮西军还是一支的部队,将统制王德升任都统制,由都督府直接统领。 总之,一切都没变,只是五大军事力量之中,淮西军一支的大帅由刘光世变成张浚。 对於岳飞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觊觎刘光世的部队,甚至连朝廷想罢黜他都不知道;是高宗与张浚主动告诉他要把淮西军并入岳家军,等到岳飞的雄心壮志受到激发,热情高昂後又浇他一盆冷水,当然会有被耍的感觉。 因此,岳飞於邵兴七年三月怀着极端灰心失望的情绪离开建康,溯江西上回到庐山东林寺旁他的居第中去。岳飞实在按捺不下心中的不平,便写了一道奏章给朝廷,只说因为与宰相张浚议事不合,请求解除兵权,留在庐山,为他的母亲补满守孝的时间。 高宗收到岳飞的奏章,一方面马上退回不准,希望他复出治事,一方面又接受张浚的建议,委派兵部侍郎张宗元前往鄂州去担任宣辅判官,暂时接替岳飞掌理军务。 张宗元是张浚的亲信,张浚安排他充任这个职位,既可就近观察岳飞是否有与部属连络?还可监视他们的反应与行动。万一岳飞与高宗真正闹翻,他更可直接接收岳飞的部队。 高宗连续下了三次命令给岳飞要他复出,岳飞都坚持不理之後,高宗只好故技重施,用三省枢密院的名义下了一道《省劄》给鄂州宣抚使司的参议官李若虚和统制王贵,命他们一起前往庐山敦请岳飞回到鄂州管理军务。如果岳飞违抗此令不予遵行,李若虚与王贵等都要接受军法处置。 李若虚与王贵,一文一武,等於是岳飞的左膀右臂;他们马上启程往庐山东林寺去见了岳飞,说明朝廷的恳切敦请之意。想不到岳飞还是坚执不肯接受。 李若虚眼看好话说尽都没有用,只好以严厉的口气说道:「岳帅是一个军人,如此坚执不听从朝廷的旨意绝对不是好事。而且一而再,再而三,难道不怕朝廷上有人产生疑虑,怀疑岳帅是否想g什麽?」 李若虚又说:「岳帅原本只是河北的一个农夫,受到皇上这样的信任,如今担任一军统帅,难道您以为可以和朝廷相抗吗?您这次若仍坚持不肯回鄂州军营,我们这些手下势将受刑而Si,我们究竟有哪里对不起岳帅,您又何忍把我们置之Si地呢?如果真的走到这步田地,难道您对我们都没有一点愧悔之心吗?」 类似这样的谈判持续了五天,当天夜里岳飞实在睡不着,起来坐在凉亭上一个人想了很久。 自己与高宗的击掌立誓,旁边只有一个马PJiNg韩诚,这次自己被耍的来龙去脉顶多又多一个老狐狸张浚知道,当初他们俩人主动说要把淮西军给我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要我绝对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所以现在全天下人大概都认为一定是岳飞仗着战功彪炳要夺淮西军权,因为没有得手才老羞成怒,耍小孩脾气。甚至连自己的部下,应该也都是这麽想的吧。 王贵这家伙,跟上辈子王英b起来武功虽然长进不少,但是胆小怕事,眼光短浅,唯利是图的毛病却一点没变,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有这种反应十分正常;李若虚在自己营中算是很有见地的人,平常对自己也很敬重,这次连他都会说出这种重话,可见自己应该是因为北伐的美梦破碎,一时太过恼恨,没有完全想清楚就钻进了牛角尖。 赵构你这家伙,竟敢负我!难道不怕老天有眼?对了,他那时不是有立誓吗?他赵构若负我岳飞,老天就让他──绝後!如今他会这样做,是否代表说:「反正我已经确定绝後,负不负你岳飞又如何?」妈的,你赵构真不是人! 岳飞含着眼泪,仰天大笑。 第二天他就收拾行囊,跟着部下回返军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