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曾经 (第1/2页)
屋内的炉子烧得暖,边上的窗户只开了一扇,在这样的环境里,大抵是让人昏昏欲睡的。 但萧恂披了一件外衣,盘腿坐在塌上,面色看着还有几分苍白,精神却已经好了许多。 闻伶进来瞧见她这副样子便知道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小狼崽子的身体还是过硬的,她想。 “既来看望,为何一言不发?”萧恂拢了一下外衣,轻咳一声问道。 “看见陛下没事,就没什么想说的了。”闻伶淡淡的回答道,只觉得这里面真是暖和。 萧恂眼眸微眯,冷笑一声道:“你是希望朕有事?” “臣妾没有这个意思。”闻伶轻描淡写的辩解。 见萧恂神色不虞,一旁的上官攸连忙轻抚她背,温声劝道:“陛下才刚好些,切莫动怒了。” 萧恂这才收敛了神色,淡淡的“嗯”了一声。 “坐吧,既然来了,就别急着走。” 闻伶倒无所谓,反正这里比陵阳殿还暖和,她是畏冷的,巴不得在温暖的地方多待会儿。 萧恂也懒得管她在想什么,只见她乖巧坐下,眼巴巴的接过宫人奉上的热茶,端着茶杯取暖的样子像极了冬日里找到窝的猫儿。 闻伶若能一直这般乖,她也不至于时常被气得心梗。 “陛下,敖右丞到了。”冉秀进来禀报。 “宣她进来。” 上官攸眼眸一眨,想要起身告退,却被萧恂一把按住道:“你待着,不碍事。” 闻伶瞥了一眼萧恂,正打算起来,便见她眼神扫了过来。 “你也坐着。” 闻伶于是安心的继续坐着了,还颇为闲情逸致的品起了杯里的茶水。 不一会儿,身穿红色常服的敖津走了进来,瞧见屋内的情形,她心下诧异,面上却丝毫未显露,只是朝着萧恂行礼。 “敖右丞请坐,来人看茶。”萧恂以手捂嘴,轻咳了一声。 敖津有些关切的望了她一眼。 “臣见张院使在外候着,陛下可是圣体抱恙?” “被气的,”萧恂已经冷静了下来,但语气里还是有些不虞,“但并无大碍,朕召你来,是有要事相商。” 敖津一路赶来也听了些风声,现下倒是有些猜测,只是默不作声听萧恂的下文。 “南蛮守将卫骁,不遵圣令,在回京述职途中折返,领兵出战,折损兵马数千,现下朕已经传令撤销他的职务,缉拿他回京问罪。”萧恂语气平缓的说着,却让敖津眸色闪了闪。 倒不知卫骁是真傻还是假傻,在这个节骨眼上犯病,分明回京都是要升迁了,结果还让自己落得个问罪的下场。 敖津在心里叹了口气。 大衍能用的武将,着实不多。 当初能四方安定,有一半都是萧恂打下来的。 “朕要你举荐能镇守南境的将才。”萧恂接过上官攸递过的茶水,说出了此番的目的。 “回陛下,朝中目前,并无能担此大任者,但臣之麾下,却有一名这样的人。”几乎是瞬间,敖津的脑子里便闪过了一张脸。 萧恂淡淡道:“爱卿是说仲澜?” “正是。” “她太年轻,朕不放心。” “陛下,臣初领兵时,也很年轻。” 萧恂“嗯”了一声,似乎是在考虑。 敖津便又道:“再者陛下领兵征战一方时,也正直少年,却运筹帷幄,大胜而归。” “仲澜能与你相比?”萧恂淡淡反问。 “假以时日,她可接替臣的位置,但较之陛下…略输一筹。”敖津此话一出,耳根便悄悄红了。 萧恂轻笑一声。 敖津低着头不敢看她。 “卫骁是一莽夫,旁人缉拿朕不放心,冬围将至,朕要你亲自跑一趟,带着仲澜过去吧,你将卫骁押送回来,至于仲澜,”萧恂话一顿,复而又道,“镇守南境。” “臣领旨,臣替仲澜谢过陛下。” “带上这个,即刻去吧,万事小心。”萧恂招手,让冉秀呈上一个锦盒。 敖津接过打开,里面是一道特赦令牌。 “臣告退。”敖津握紧那道令牌,收敛了眼中神色,拱手说完后一步步退下。 房内再次寂静下来。 萧恂歇了一会儿,便要起身去批折子,上官攸也劝不住,只能为她更衣,又命人将御书房烧得暖些。 太医院使已经离开,书房内,萧恂批着折子,上官攸在一旁伺候笔墨,而闻伶… 闻伶靠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话本子,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纯纯是呆在这里蹭暖气。 “你母亲上奏,言朕之手足皆受封苦寒之地,让朕善待手足,对治理封地有功者予以褒奖。”萧恂手握成拳放在嘴边轻咳了一声,一字一句的说着,手里的奏折已经摊开扔在了桌案上。 上官攸手里动作一顿,眼睛快速眨了几下。 “这道折子,竟然是你母亲上奏的,朕看她是老糊涂了!”萧恂骤然发怒,将手里的奏折扔在了地上。 此举一出,御书房里立马跪了满地,气氛一瞬间沉凝下来。 “陛下息怒。”冉秀跪在一旁劝解了一句。 上官攸迈步到萧恂面前跪下,神色不变,语气平静道:“陛下息怒。” “你自己看。”萧恂连续咳了几声,语气轻缓下来,随后她转头看向另一边不动如山的闻伶。 闻伶也对上了萧恂的目光,但她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异样,仿佛一切事不关己。 萧恂收回目光,掩盖去眼底的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