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_风起(剧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起(剧情) (第1/2页)

    朝堂上静的落针可闻。

    自萧恂登基以来,朝堂上时有争论,但新帝威严甚重,各路朝臣都不敢放肆,哪怕是存留下来的肱骨之臣。

    所以谏官如此直接的指出君王的不对,还是第一次。

    “还有哪处不妥,你一并言来。”萧恂身形端正,冕旒遮掩下看不清神色,虽说也无人敢正视帝王面容。

    郭茂强压住心中的畏惧,拱手继续道出了几个名字,都一一附上理由。

    “朕与陈相,魏相以及上官爱卿反复斟酌的名录,未曾想竟然让郭爱卿如此不满。”萧恂叹息一声,锐利的目光透过冕旒落在那朝臣的身上,又不经意的扫过底下的萧琮。

    “臣…臣并非不满,只是臣身为谏议大夫,理当忧国忧民,凡事都应多多着想…”

    “郭大夫!这被你挑出来的几位,都是我向陛下上奏加进去的,郭大夫是觉得老夫糊涂了,来专挑老夫的刺的吗?!”陈槐安站了出来,满脸怒容,一拂袖扬声说道。

    郭茂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朝着陈槐安行了一礼,语气虚了几分:“陈相严重了,下官只是…”

    “陈相不必动怒,正如郭爱卿所言,他既为谏议大夫,那么此番言论便自有他的考量,只是朕相信陈相与魏、上官二位爱卿的判断,所以就不必再提了。”萧恂适时的插话,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拒绝的压迫力。

    “陛下…”

    “郭爱卿,朕意已决。”

    郭茂被那如有实质的目光穿透了身体一般,一时间僵硬住,而后沉默的回到队列里。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魏新站了出来。

    萧恂抬了抬手,示意她讲。

    “陛下登基时间不久,按理说未到选秀之日,但陛下后宫未能充盈,膝下尚且无子,因此,臣望陛下,于朝臣子女中挑选适龄坤泽,以此送上,也好免去大兴宫事之责。”

    “魏相有所不知,皇后已经在着手cao办此事,此事不急,勿要担忧了。”萧恂对自己后宫有多少人并不关心,比起这个她更在意边防战事和各地方的发展。

    魏新行了一礼,没再坚持,退回了队列里。

    “陛下,年关将至,冬日围猎以及各路番国使臣进京朝贡正在紧密安排中,但仍旧缺一个负责人…”上官极上奏道。

    “朕也在考虑此事,目前是使臣接待有一空缺…靖王。”

    猝不及防被点名的萧琮一愣,而后连忙起身,出了队列行礼。

    “臣在。”

    “朕将这件事交给你,你意下如何?”

    萧琮脑子飞速运转,却仍旧想不通萧恂想要做什么,只能试探着回道:“能得陛下信任,臣不胜感激,只是陛下…臣…臣恐怕有心无力。”

    “靖王谦虚了,这次可是陈相向朕举荐的你,你可不要辜负陈相的期望,此事就这么定了,退朝。”

    萧琮还没能反应过来,身子便跟着一众朝臣跪了下来恭送萧恂离开了,而后他趴伏在地上久久未起,如何也想不通这是怎么一回事。

    “靖王爷,这陛下都离开了,你对陛下再如何敬重,也可以起来了。”陈槐安站在萧琮面前,捋了一把胡须说道。

    萧琮顿觉尴尬,连忙爬了起来,似乎又觉得自己的样子太过狼狈,于是又理了理身上的衣袍。

    “陈相,本王不明,陈相为何向陛下举荐本王担任此次使臣接待总管?”

    陈槐安看了一眼萧琮,反倒疑惑道:“莫非王爷不想领这个差事?”

    “不不不,这自然不是,只是…只是本王闲散已久,每日上朝也不过承蒙陛下恩典,竟然会入陈相之眼,本王惭愧。”

    “王爷言重了,王爷之才,老夫历历在目,但自陛下登基以来,王爷也收敛了锋芒,明珠蒙尘,老夫痛心疾首,故而,有此一举。”陈槐安神情沉痛,字字叹息。

    萧琮即刻做出恍然的模样,又感动道:“陈相为本王如此,本王感激不尽。”

    陈槐安摆了摆手道:“老夫明白王爷的难处,但此事不必在意,老夫既然敢向陛下引荐王爷,那老夫便能为此事作保,王爷只要尽力去做,朝臣都看得见。”

    萧琮立刻躬身行礼:“小王必当谨记陈相之言!”

    陈槐安将他扶起来,二人一同离开,一路交谈几句。

    与此同时,另一边。

    “上官尚书对靖王任番国使臣总管一事怎么看?”魏新叫住了上官极,倒是忘记了之前在朝堂上的争论一般,如同知心好友一般交谈着。

    上官极摇了摇头道:“我对此事没有看法,魏相切莫再问了。”

    “上官尚书急什么,我不过问问,此刻又非朝堂,有何不能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