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请,请脱裤子(上) (第1/4页)
NP1:本系列指定总受周映年 NP2:若干人面兽心小崽子x被搞得很惨的前大佬 秦斯玥x秦川,姬梅馥/慕容瑶等x秦川 警告: 受与受之间存在猛男百合情节即周映年/秦川互受,包括超出社交范围的描写; 奇怪的开放性关系。 过激、血腥描写。 概要: 周映年遇到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已决意孤身闯进锦燕山庄,去“救一个很重要的人”。可是她既不知道那个人身在何处,也不知道如何活着从锦燕出来,甚至说不准那人是否已经死了。 周映年看了看锦燕的守卫配置,决定替小姑娘跑这一趟。 【时间线接前篇“何必有我”大约半年后。】 那个人大大方方走进来时,秦斯玥正和慕容瑶坐在桌前,旁边还摆有一张空椅子,桌上放着三副碗筷。 这个男人看起来普通极了,虽然相貌称得上英俊,但离天姿国色也差得远。他穿着一身很常见的深蓝色长袍,上面不仅沾满了尘灰,还被烧了几个小洞;一双很结实的靴子除了结实也没有其他优点了,上面也脏兮兮的,说不清是否是在泥潭里趟过。连脸上都灰扑扑的,头发可怜兮兮地纠缠在一起。 这人浑身上下最干净的可能只有手上握着的那把折扇。 ——一把折射着幽光的折扇,正面画着泼墨山水,背后留白,只有一个小小小小的落款:霍。 慕容瑶眼光暗了暗,拱一拱手,笑嘻嘻称呼道:“飞仙大人请坐。”这番动作勉强称得上礼数周全,但总透着一股子怪异的轻蔑感。 秦斯玥也斯斯文文拱手道:“见过周飞仙。” 周映年摇一摇扇子,微微笑着却并不走近:“慕容公子好,秦庄主好。看来在下来得不是时候?” ——他看起来一点也不拘谨,简直如同那个连冲三道关隘直闯锦燕庄主住处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慕容瑶笑道:“不知飞仙大驾光临,寒舍只备有清粥小菜,但也算风味特色。大人既然已经来了,不如赏脸……” 秦斯玥截道:“外面霜寒露重,不知什么事严重到能惊动飞仙冲关?” 周映年叹一口气:“二位不如先用餐,等在下讲出来意,两位恐怕就吃不下去了。” 慕容瑶依然笑得甜美,眼底自始至终没有笑意:“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周映年道:“在下来见一个人。” 秦斯玥嘴角的弧度已完全消失,冷冷道:“什么人?” “锦燕的前庄主,秦川。” 秦斯玥霍然站起,几乎是压着嗓子低喝:“周飞仙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周映年道:“有人请我来见他,我就来了。” 秦斯玥冷笑道:“周飞仙难道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已经死了半年了吗?” 周映年看起来一点也不动气:“还请庄主准许在下去祭拜一次。” 秦斯玥道:“你和他很熟?” 周映年道:“神交已久,缘悭一面。” “委托的人于你有恩?” “没有。” “那又何必来多管闲事?” “受人所托,不能不来。” 于是慕容瑶像见了什么极可笑的动物一般哄然大笑,几乎钻到桌子底下去,秦斯玥也冷冷笑起来,终于撤下斯文的面具恶狠狠道:“飞仙愿为素昧平生的人去死,却连他的真面目都不知道吗?” 周映年叹道:“秦川秦庄主盛名远扬,在下常听说他年轻有为,凭一己之力振兴锦燕世家……却在三十五岁的寿宴上发了疯,不多日便暴毙了。” 秦斯玥冷冷道:“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人虚伪至极,嘴上堂皇正义,心里想的都是男盗女娼呢?” 周映年愣了愣,道:“愿闻其详。” 秦斯玥向靠背一仰,回忆起什么脏东西一般漠然道:“如果你生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父亲是人人见了都要竖大拇指的大侠……突然有一天一群人冲到你的家里杀人放火,让你变成孤儿到大街上跟野狗抢食。这时有一个人从天而降,自称是父亲的好友,要接你回家、替你报仇雪恨,你是不是会感动极了?” “如果这个人碰巧表现得又温柔又厉害,你是不是会对他喜欢得要命,什么掏心窝的话都告诉他?” “但这个人从头到尾只是又想要你们家的基业,又想沽名钓誉留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头而已!可是他已经成了天下最富盛名之一家族的当家人,在江湖上打一个喷嚏就有三个人递手绢,而你除了少庄主这个称呼一无所有。” “那么当这个人想要你陪他睡觉的时候,你有没有拒绝的余地?” 慕容瑶插嘴道:“玥玥本来不姓秦,你猜一猜他的父亲是谁?” 秦斯玥道:“我本来应该姓姬。” ——“锦燕”原本的当家人名叫姬寒钰,数十年前乃是白道上风头无两的大人物,其人宽厚豪迈,树敌无数也交友无数。但所谓树大招风,二十年前青龙会下属毒杀了锦燕山庄上下数百口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等救援的侠士到达时,大火已经烧透了砖瓦。据说浩劫中活下来的姬家人只有事发前碰巧被带去走亲戚的大少爷,后来不知隐姓埋名送到哪里避难去了。而小少爷虽然没有夭折在火场中,却也不知流落何处……那么小的孩子,应当是无法生存的。 ——姬寒钰年轻时大行善事,曾在奴隶贩子手中救下过几个少年,还将其中特别有天赋的一位送去武当派做了嫡传弟子。这个少年正是后来接手锦燕的秦川,得知姬家有难时,临危受命赶回支援却还是晚了一步。或许姬寒钰于秦川的恩情对他而言比海更深,又或许秦川本就是天生的领导者。他在悲痛之下一边办了姬家的丧事,一边团结锦燕旧部、吸纳有识之士,竟然用十年时间就将锦燕恢复得七七八八,隐隐有当年盛极一时的规模。 ——当然,外姓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