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洲吹过柳桥风_昭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昭雪 (第1/1页)

    到达京城已是九月。过了寒露没几天就是重阳节,梁朝文士好风雅,都爱办赏菊宴,朝戈也被请进宫里。

    初到时晏观的身份就已经上报,他连着几日在几个机关间奔波,没有赦令不能随意出行,没奈何只能在四方馆里待着。朝戈今日要进宫也没法陪他,想他一人无聊就求了个恩赏,让属下陪同上街逛逛。

    这时百姓多上郊外登高去了,街上人并不是很多,但许多商户都在门口摆了各色菊花、彩旗,瞧着气氛也轻松愉悦。路过一酒楼,只见飞桥阑槛,珠帘绣额,好生气派,再抬头一看店名,大红灯笼间一块油黑的招牌:丰乐楼。

    门口的伙计看到晏观连忙上前招揽:“小公子吃点什么?今日新蒸的狮蛮哩,讨个重阳的彩头。”狮蛮就是蒸糕,只不过花样多一点,晏观好久没吃,于是点头进去。

    伙计喜笑颜开,将手巾往腰上一系,紧赶着去叫菜。那两个手下立在他身后,不肯和晏观同桌共饮,只好请他们也开一桌,保证人在视线之内。

    没一会儿蒸糕和菜就上来了,蒸糕上还插着剪彩小旗,看着挺有意思的。晏观吃了一块,可比过去自家做的口味丰富太多,里头掺了栗子、银杏等果仁。

    吃了几口,门口的伙计又开始吆喝,来者穿着大红圆领袍,腰间别一块玉蝉,衬得人面冠如玉。晏观抬眼一看,觉得十分眼熟,正待细细思索时,突然发觉这人似乎身体不大好,步伐较慢,脑中一闪,脱口道:“成大人!”

    成屿是回京述职,重阳无事上街闲逛,不曾想遇到了故人。“晏观?我早听说你也来了京师,不想在这里遇见了。”

    晏观连忙起身邀他喝茶,成屿也不推辞。“此话何意,成大人怎知我回京?”

    “自然是关乎孙定贪腐一案。”成屿本是扬州参军,后调去江宁,孙定上任后造成了这番冤案,之后死性不改,生生养肥了那些水匪,年初监察御史将此事上报朝廷,才牵扯出一串旧事。说来晏观此次回京还是赶巧了,日后翻案不会艰难。

    成屿大略说完,叹了口气,“当初得蒙你父亲医治,没想到短短数月竟然遭逢如此劫难,也怪我上任匆忙,没将你带上。”

    成屿的腿伤一直由晏炳春医治,调任江宁本想雇他也一同前往,但老先生推辞家眷不便也就罢了,数月后得知晏父意外离世,着人带金银往扬州探望时,晏母只说小儿子尽得其父医术,能够支撑门楣,不肯受恩。至此,两家联系就渐渐淡了。

    谁知后来……成屿是奉命查案时才发现晏家那个伶俐通透的小儿子竟然被人谋害至此。

    晏观摇摇头,笑着说:“成大人淑人君子,不必因此愧疚,能让成大人替我翻案已是我之幸。”

    成屿看他面色红润,眉宇间毫无自卑轻贱,想来这几年在外应是得人好好庇佑,心下松了一口气。如今案子还在审理中,晏观为苦主理应和成屿保持距离,二人相谈不久,也就互相拜别。

    重阳佳节,又逢喜事,晏观没忍住小饮了几杯,可惜他酒量实在太差,回到四方馆时倒头就睡。

    朝戈赴宴回来已经深夜,进屋就看到被子隆起一团,酒席上推杯换盏的劳累顿时消解一空。朝戈扒开被子看了一会儿,闻到酒味不由失笑,戳戳小公子的脸蛋,立刻脱了衣服钻进去将人裹住。

    晏观手脚被缠住也没半分动静,朝戈心说这是喝了多少?但看怀中人朱颜酡些,酒香仿佛把他也浸醉了。心痒难耐,低下头含住他的唇,仗着晏观沉睡,一番欺辱。

    次日醒来,晏观撅着嘴巴拿手碰了碰,又肿了,必定是朝戈干的,也不委屈自己,张口就咬在他喉结上,朝戈被疼醒,简直气笑了。

    “谁教你咬在这地方的?”

    “哼,只许你咬我吗?”晏观转过身不管他。

    朝戈笑出声,将晏观压住,特意把脖子伸过去,“那你咬吧,我今日就穿低领招摇过市,日后京城都传兀甘王眠花卧柳,不知是哪个妖精竟在喉结这样的地方烙印。”

    晏观抽手打了他一下,“不跟你说了,我今日还得上刑部呢。”

    朝戈知道昨日他和成屿相遇,也没多问,压着亲了好一会儿,过足心瘾才将人放开。

    晏观出去没多久,宫里就来人了。

    “兀甘王,陛下邀你宫中一叙。”太监微微低首,朝戈拱手行礼,自随他进宫。

    今日进宫是为通商一事。梁夏对抗已久,好不容易签订合约,边境却依然势同水火,若是有一中立国从中调停,说不定能平缓行事,毕竟一直僵持下去对两国都不好。

    兀甘皇室内有北夏血统,如今国中又崇尚梁朝文化,而朝戈早已向皇帝陈明自己不日将禅位,也许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皇帝一提,朝戈沉吟片刻,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只说自己虽然身份合适,但到底是外族人。

    皇帝大笑,最终还是亮明目的。和北夏通商不过是为了维稳,而和梁洲兀甘通商才是要义。兀甘从不主动侵略,国力又属实不弱,且拥有金银玉矿资源,这样的市场谁不想做头一个。与其让给北夏,不如先下手占先机。

    朝戈也思忖,国内矿物资源丰富,但物产实在不高,诸如米面、丝绸、水果还是要从梁朝运进,前几年边境不太平,这些东西价格飞涨,不利于民生。若是能开海路……

    既然说开,朝戈也不客气,十分直白的表明想利用梁朝的海运。两国皇帝与几位臣子在殿里相谈一整天,终于是有些眉目。

    之后一个多月,朝戈忙他的政务,晏观也为平反奔走。总算是都有了满意的结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