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2页)
第五章 傍晚的王府别院书房内 韩政单膝跪在淮安王的台案前向顾淮之行李,得到恩准后起身向顾淮之禀报最近打听到的情况。 韩政是淮安王的十二私卫之首,主要负责收集情报,作为淮安王的眼睛,淮安王的眼线遍布淮安乃至梁京,当然也只有知道的越多高位者才能确保自己真的高枕无忧。 “已经能确定礼部侍郎李钟就是梁帝安插的眼线吗?”顾淮之沉声问。 “回禀王爷,属下已经掌握其与梁帝互通情报的方式。” “唉,自古帝王多疑,本王拥兵自重,梁帝只怕早将淮安视作威胁了。放着吧,别管了,省的他还要派人过来,将这件事报给右相他自有安排这些眼线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什么。”顾淮之沉思着局势。 “属下领命,王爷属下还有一事需要禀报。” “讲。” “安南精兵的粮草,怕是只能撑到下月初了。” 安南精兵是淮安王的私拥军,如今已有十万余人。是淮安王的最大底牌,知道此事的人少之又少。精兵虽好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伤财,因不能被人察觉,粮草也不能从户部支出。所以自登基初建立这支私拥军开始,四年内顾淮之一直是“自掏腰包”来填这个大洞。 韩政是一点也不担心他家王爷腰包没钱这件事会发生。遥想四年前,王爷召集了淮安一众富商在书房唯唯诺诺跪着的场景,韩政都不得不佩服王爷真的把人心贪生怕死玩儿的明明白白。王爷说:“城南有一风水宝地,本王神往已久,觉在此建造别院定能使人心旷神怡,绵延益寿。然本王登基不足月余,此番铺张怕被言官指责,又被史官追责。故召尔等前来给本王出出主意,本王如何是好啊。” 话已至此在场的富商哪儿还有不明白的。可能当时他们是震惊,新任淮安王刚刚登基竟已昏庸至此,竟为一己私欲搜刮民财。但在场能被淮安王挑出来刮油水的哪个不是老狐狸,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一时无人敢第一个说话。 最终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还是云老爷子,因为和老淮安王有些交情,年纪又大,顾淮之还赐了坐。 只见老爷子缓缓道:“老朽这一身老骨能得王爷赐坐,已是云家祖上荣光。云家商贾卑贱之流论家国大事,怕是不能为王爷分忧。但王爷所言之事乃云家可表心意之事,老朽愿奉上十万两白银另赠城南地契为王爷解难。” 要知道普通富足人家的一年可能也只能花到十两银子。云老爷子这十万两银子可谓解了顾淮之大难。当然也把在场的其他富商,气的脸都绿了,却又不得不开口表态。最终八名富商还是为淮南王凑了足足三十万两白银。破财免灾云老爷子深知其中道理。当然,这三十万两用到了城南别院多少也只有淮安王心里明白了。 时间拉回现在 顾淮之听完韩政的问题也摇着折扇喃喃道:“看来城南王府别院是时候翻新了。” 韩政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看来主仆两个是想到一处了。 “王爷觉得此事定在何时合适,属下前去安排。” “不急,云家老头刚刚离世,等这头七过了再安排吧。” “属下明白。另外左相让属下再次提醒王爷,初十的翰林宴请王爷不要忘了。” 年宵休假十五日只是罢了早朝,百官初五后就要归职处理日常政务。这翰林宴便是礼部为庆今年武举前三甲所办的。淮安科考三年一次,武春文秋。按礼部章程翰林宴也是需要淮安王出席的,顾淮之需要在前三元游街完后,前来翰林宴为其进酒顺便再考察一番新臣子的言行。参加过两次后,顾淮之认为翰林宴简直是多此一举,上一次竟然逃了。让一众百官当场大眼瞪小眼,最终淮安王又狠狠的被史官记了一笔。 “本王知道了,无事便退下吧。”顾淮之心不在焉的点点头,显然没把话听进去。 “属下告退。”韩政抱拳行礼后转身离开。 初十当日,冬阳高照,不愧是钦天监算得的好日子。 原本就还没出年宵节佳日,又赶上状元游街,此时大街小巷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凡事临街的酒楼,更是个个爆满,一座难求。一些未出阁待嫁的姑娘更是精心打扮,盼得万一能得到状元郎的惊鸿一瞥。毕竟都听说此次的武状元容貌俊朗,身材伟岸,恰好又刚二十有一,还未婚娶。于是姑娘们各个都在打扮上用尽了心思,一时间这淮安街上也有了百花齐放的盛势。 鹤阳楼作为淮京最好的酒楼也正是观看游街的最好位置。二楼临街的雅厢早已是有钱无位,能够定到的也多为权贵。云邩此时也正坐在鹤阳楼位置最佳的雅厢中,这鹤阳楼也正是云家的家业之一。他一大清早便被云枫吵着要看状元游街给拉出府带到了这里,他心里清楚云枫想带他出来散心。自他魔怔醒来之后,才知他竟连睡了三日。云老爷子也已入土安葬。云枫耐心地跟他讲着这几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老爷子安葬的细节,到对宾客的礼节,再到云枫去彭将军府送谢礼的经过。云邩恍然自己昏睡的这些日子竟然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只觉没有尽到长兄的本分,哪怕云枫不断告诉自己他不累,但看着云枫才几日便瘦了一圈的脸,他怎么能不明白其中的曲折,更是自责。 老爷子头七之日,云邩来到老爷子坟前,狠狠地磕了十个响头,并暗自发誓,此生豁尽一切也定将护得云枫衣食无忧,平安顺遂,这是他在这世间最后的挂念了。 “哥,听闻珍海楼又来了不少新鲜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