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春宵_中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榜 (第1/1页)

    这一切远在府城的敬和毫不知情,他足不出户,专心写文章备考。

    前日,小院西厢又住进一名学子,这人也是安静待在房间,只在吃饭时出屋,所以两人少有交集,很是省心。

    四月十六,府试正式开考。

    府试不同于县试,它只考三场,与县试并属于童试的一环,通过的考生就正式被叫做童生。

    童生是士人阶层中最基础的称谓,童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享受每月6斗米的待遇,最重要的是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

    今年的府试题出的中规中矩,金华府的现任知府为人平和,他出的题也都是偏向中庸守序类的,简单但是写的出彩却很难。

    敬和正好也不是那种激进锐意之人,他的答案虽然不能写的特别出彩,一鸣惊人,但是看着令人特别舒心,如潺潺流水。

    等成绩的时日敬和和同院的学子结识了一下,令敬和吃惊的是,此人名叫唐聊,是松溪县的案首,年纪比他还小了一岁。

    这几日在考院他也曾听学子们谈论谁最有望夺魁,唐聊的呼声最高,冠绝六县。

    因为两年前唐聊的一篇文章被探望旧友的大儒孙清由看到,当场断言‘此子必中进士!’,并言明只要唐聊三年内考中秀才就收他为徒。之后唐聊便声名鹊起。

    偏偏唐聊此人很是低调,也是个不爱出门的,他家在卓远山有个庄子,为了躲避上门切磋和挑战的人,他就搬到庄子上住了。

    今年县试前才回,一举就拿下案首,松溪县令夸赞其腹内藏锦绣,对其文章爱不释手。

    对于短租院友是热门夺魁人选敬和并没有什么想法,他按照自己的步调走,也没想着巴结人家获取资源,所以他还是保持平常心与唐聊相交。

    他就是会时常想起离别那日在码头沈大哥和他说的话。

    还有那夜的事情反复在他脑海中浮现,好几次陷入yin靡的梦境,他的心乱了。

    敬和看着窗外的月光有些想念母亲,也有些想念沈劲。

    四月廿三,府试放榜。

    府试的成绩的有人报喜的,学子可以到府衙门前自己去看也可以待在住处等待报喜的人。

    敬和和唐聊约定一起去府衙看榜,有了县试的经验,他们特意晚了些时辰去,免得被挤得灰头土脸。

    一路走来,报喜的人和敲锣打鼓声连绵不绝,一波波的贺喜声响在耳畔,两人被这欢喜的场面搞得越发紧张,加快脚步赶到府衙。

    “唐聊果真厉害,之前是县案首,这次又得了第一,府案首也被他收入囊中,可以冲击下小三元了。”

    “他人在吗?真想认识一下这样的人物!”

    两人到了榜前就听到众人谈论高居榜首的唐聊,敬和看了他一眼,眼中的揶揄之色溢于言表。

    唐聊虽欣喜自己第一,但是对自己的才学十分自信所以在意料之中,他朝敬和无奈一笑,示意他找自己的名字。

    敬和紧张的逡巡着榜单,在第二列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第十五名。

    中了!

    敬和心中高兴,面上也带着几分喜色。

    唐聊也看到了敬和的名次,“恭喜敬和兄榜上有名!”

    敬和也同样抬手,“同喜同喜,唐聊兄高居榜首真是令我等钦佩!”

    其余学子听到两人谈话敏锐的抓住唐聊二字,一哄而上把唐聊围住,争相介绍名字想和他结交一番,还有人问他为什么考的这么好,直接将敬和挤出圈外。

    敬和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的一怔,随即摇头失笑,唐兄还真是受欢迎啊!

    等唐聊好不容易逃出包围圈已经是一炷香后的事了,他扯住敬和的袖子快步离开了府衙。

    回到租住的小院,唐聊喘着粗气,“敬和兄,你...你可把我害惨了!”

    敬和有些抱歉,“唐兄,对不住!要是我说话声音小些,你就不会被围住了。”

    唐聊也不是真的要责怪敬和,看着敬和带着歉意的脸色,他爽朗一笑,“没事的敬和兄,我就是随口一说,不需要道歉!”

    两人相视一笑,门外传来锣声,报喜的人来了,桂花巷的人也都来看热闹,尤其是这小院的院主,高兴的不得了。

    自家租出的院子竟考中两个童生,其中一个还是案首,这文曲星汇聚之地,想来明年来租院子的学子肯定非常多,租金也会水涨船高啊!

    两人给了些赏银,送走了报喜的衙役。

    院主十分开心,做主免除了他们这段时间的租金,还让他们各留一幅字,等儿孙科举时沾沾喜气。

    两人欣然同意,谁会嫌银子多呢?

    晚上敬和无比的想念家中,想来他中榜的消息过几日就会传回家中,不知是否会由沈大哥报喜呢?

    他想着这些事情逐渐陷入沉睡。

    之后的两天敬和都等在府城,每次考试后官方都会把考生的优秀文章张贴出来让大家欣赏,然后会汇聚成册出一本文集,他待在府城就是想买这本文集。

    府试成绩出来后,府衙抄送各县的上榜学子名单飞快的选送至下面的县城,平安县这边今早就收到了府试的中榜名单。

    王知县正在查看平安县的名单,平安县参加府试的考生一共有二百一十四人,这些人里面既有今年二月刚通过县试新人,也有往年折戟在府试中的老生,而中榜的只有十五人,可见竞争之激烈。

    “报名最高的是徐加安,第二名。这徐加安是礼部徐侍郎的孙子吧?”王知县询问身边的师爷。

    师爷点头:“大人说的不错,徐加安正是徐侍郎的长孙,他也是本县的县案首。”

    “怪不得府试第二,家学渊源啊!”王知县叹道。

    王知县感慨一番就让下面的人赶快去报喜,他也很高兴,在他治下取得的文教成绩也是他的政绩。

    之前平安县总是在六县中垫底,这次中榜人数多了,可以归功于他的教化,让他面上有光。

    沈劲拿到名单第一时间找敬和的名字,他从不怀疑敬和有没有中榜,在他眼里敬和就是最厉害的,最优秀的。

    看到敬和考中第十五名,他高兴地咧开嘴角傻乐,旁边的刘集感到莫名其妙,“沈大哥你在这傻乐啥呢?有你认识的人吗?”

    沈劲点头,“当然了,我的好兄弟中榜了,还名列前茅,我为他高兴,不多说了,我要赶快去给他家人报喜了,其余的人你们看着分配吧。”

    说完就走了,刘集冲着门口干瞪眼,沈大哥他跑的也太快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