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新君出 (第1/2页)
19 “……” 宋宁远不语。长剑泛着雪白的铮光,在郑言的脸颊之下映出一道光亮。 他相比三年之前,身形未变,但气质越发成熟稳重,一身素色劲装,满头黑发只用一根水色发带束紧,脸颊瘦削眉目平和,倒有了点世外高人的超尘意味。 与西祁暗探发回的画像倒是略有差异。如今时隔三年未见,宋宁远才发觉无论各方探子给他多少关于郑言的消息与画像,也比不过亲自见他一面。 只有见面,他才能觉得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着的。 而不是信帛上几句寥寥无几的字句。 眼见郑言挡在他的身前,黎季轻轻一笑,俊美的脸庞仿若妖冶生花。他痴痴地望向郑言曲线优美的侧颈,似乎对如今的一幕极为满意。 宋宁远眸光微动,思索片刻,低头锐利地看向了黎季,“你早知言言今日会回来至此?” 被问话之人对宋宁远的质问置若罔闻。 剑光寒冷,依旧未被执剑之人放下。 “言言,我知你放不下天启,”他面色沉重,冷然如冰冻三尺,“但此人为南梁战败送往我太康的质子,他若私自潜逃,天启颜面何在。” 郑言嘴唇紧抿,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两道对峙的眼色在相互厮杀,转而又开始交缠,回忆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他们曾经还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岁月静好的竹马之欢…… 黎季察觉二人眼波有异,只欺身将斜挡住他的郑言推开,粲然而笑,“你跟那明嘉老狗杀他全府四百二十八口人,连言哥都没有想过留下一条活路,”他转头看向冷然不语的郑言,咬牙切齿地似要将宋宁远拆吃入腹,“你以为他会心向天启?” “他也恨不得将你们宋家,你宋宁远诛杀殆尽。” 黎季狂笑两声,又愤然咬牙道: “当年浔江一事,只恨没能让你沉尸江底。还伤了言哥……说言哥为你一人所有的是你,连几个佣兵刺客都无法敌退的也是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宋宁远,如若我黎季当年狠心不顾言哥入江寻你,你现在早就已经江底烂得骨头都不剩了。” 郑言闻言回头,只见黎季面色狰狞,在那一张貌美清丽的脸上格外失调,让与之毫无无关联的人见到也会叹息卿本佳人—— 浔江那夜,发生的事情太多,搅乱了他的思绪,此后他很少仔细思索幕后主谋,如今三人旧事重提,他才突然豁然开朗。 原来身边的两人,没有一个是所谓良善之徒。 或许行事温良,在中州四国之内就完全行不通。 还在思索着,黎季已然提剑上前,将郑言用巧劲推至一旁。 二人缠斗数百招,招招狠辣不留余地,稍有不慎便会让自身命丧黄泉。几个回合下来,便都有所负伤。 在二人拄剑停歇时,郑言对着黎季道:“今日我来此确是为你。只盼你不要为了一时意气伤及性命。天启也好南梁也罢,和平安宁不易,轻易燃起战火,两国百姓陷于水深火热,我也不愿曾经生长的太康化为焦土。” 一番话情理皆在,黎季忽地就想起三年前,自己在西祁城墙上与郑言的对话。 ……“你愿看着你曾读书卧榻的国土,变成他人手中鱼rou的焦地吗?” 原来他是在意天启,在意太康……甚至还可能在意宋宁远的。 黎季惨然一声轻笑,转身蓦地擒住郑言的脖颈,将剑置于其上,对着飞速前来的宋宁远道: “宋宁远,送我出城,否则——” 他看向郑言,眸子里似有如料想般的得意与讥讽,还有一丝斗败的苍凉。 其后天启禁军皆欲上前将其拿下,毕竟他手中用来要挟的人质,只不过是曾经自焚于大火谢罪如今却离奇地继续苟活于世的通敌叛国的贤王之子。 但他们的首领却抬手了,示意放行。 他们面面相觑,只见宋宁远脸色阴沉,细细地凝视着那人质平静的双眼,头也没回地对所有人道:“全军听令,不可阻拦黎世子出城。” 又对身后一人道:“派人火速送他出城,记住,人质一定要安然带回。” …… 太康城外,一匹骏马正在急速奔驰,马上两位均沉默不语,只剩下马蹄猛踏沙地沉闷的哒哒声。 他们身后是一群同样骑着马的士兵,他们均一手拉缰一手握剑,一边紧跟着共乘一马的二人,一边谨慎地保持着距离。 “你怎么不问我为何折返击杀宋宁远?” 马上二人正是黎季与郑言。此时二人衣襟染血,狼狈不堪,郑言坐在黎季身前,更是感觉下/身的不适越发严重,似有撕裂流血之嫌。 “我不愿问。” 马匹摇摇晃晃,郑言盯着前方越来越近在月光下反射着波澜的浔江,以及浔江上早已备好的泛着白光的船舟,哑声一笑: “你我二人并无任何其他情谊,黎世子倘若复国,还是莫要讨伐天启的好。” “如果我不呢?” “那我们下次沙场相见,便是敌人。” “他待你如此,你还要助他保卫天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