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公主出降 (第1/2页)
婚期将至,弋欢也即将出降,搬离自己居住了许多年的寝殿,从此以后,她不会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虽然和亲一事不能如华昭所愿,反而是六meimei成了和亲的人选,被成阳摆了一道,但华昭气过之后,这事便也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何况以成阳跋扈的性子,真要到了云浩国,不情不愿的,非把云浩搅得天翻地覆,反而不利于两国邦交友好。 而且在华昭看来,成阳那个丑八怪,云封王子看不上成阳倒也属正常,至少眼光还不算太差。 总归弋欢如愿能留在都城,还觅得如意郎君,情投意合。 这才华昭喜闻乐见的。 趁着弋欢还在皇宫,这日天朗气清,华昭入宫向皇后、皇祖母依次请安过后,便直接去了弋欢的寝宫。 见到弋欢端坐在软榻上,手中正在绣着一个淡青色的荷包,神色专注,一针一线秀得极其认真,像是要赠与心上人的。 “昭昭,快进来。”见到华昭来了之后,弋欢放下手里的阵线,让连玉去备些华昭素日里喜欢的茶水和点心。 “还是你这儿清净。”华昭俨然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华昭对刺绣并不精通,皇后也从不强求她非得静下心来学女红。 弋欢的女红并不拿手,这荷包她已经断断续续绣了三天了,到现在还没绣好,但弋欢耐性十足,一针一线里都包含着她的心意,弋欢解释,“想来和陆焰相识至今,似乎还未曾送过他什么东西,想了又想,不如绣一个荷包送给他,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 “你送给他的,不论是何物,他都会喜欢的。”华昭言之凿凿,十分笃定的样子。 就陆焰那个郎君,早就已经对弋欢倾心许久了。 闻言,弋欢的脸上露出一抹女儿家的娇憨,“昭昭也觉得陆焰会喜欢吗?” “不如昭昭也一起坐下来,亲自绣一个给小将军如何?” 华昭却表示得兴趣缺缺,她懒得自己动手,“绣荷包太麻烦了。” 弋欢浅浅地笑了,也不勉强她,等连玉端了糕点进来,华昭胃口大好,一连吃了好几块莲藕糕,又拿起白玉瓷杯喝了几口茶,入口甘甜,回味无穷。 吃了些糕点后,弋欢继续拿起针线继续绣,华昭就在一旁陪她说说话,两人一起时总是轻松自在,华昭也不着急着出宫,她已经让人往宫外传个话,让小将军下值后过来接她。 弋欢看在眼里,“昭昭与小将军的感情,当真是令人羡慕,真希望我也能像昭昭一样,被夫君如珠如宝地护着。” 云封与六公主择日便要动身回云浩国,公主自幼在宫里长大,帝王舍不得最小的女儿,于是与皇后一同商议过后,又征得云浩国使节的意见,没有异议后,决定为他们在都城内置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国婚。 此经传出,所有人都在感概圣上对六公主的看重,而陆焰得知此事后,内心早已经急不可耐,恨不得早日与弋欢成亲,原本定于十月初八的日子,距离当下不过只剩一个多月,陆焰却已经等不了似的。 为了婚事入宫觐见太后,求太后把婚期提前。 得知陆焰如此心急,太后忍俊不禁,故作一脸为难。 “十月初八是个良辰吉日,礼部那边已经拟定好了日子,这一下子要提前恐是不妥。” “姑母,侄儿与公主心意相通,既然云封王子与六公主能在都城提前举办婚礼,侄儿心想,不若我与公主的婚事,也定在那一日,届时两位公主同时出降,也是宫里的一件大喜之事。”陆焰不慌不乱,说的头头是道。 太后沉吟片刻,倒觉得也无妨,又见陆焰一副恨不得抱得美人归的模样,这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一直都是稳重端方的,什么事都入不了他的眼,寡情冷心,原本还担心他对男女之事不开窍,不曾想遇到了弋欢,才知道陆焰还有这样的一面。 “既然如此,哀家明日和皇帝说一声,让礼部重新拟个日子,让弋欢和安沅同一日出降。” 这事倒是不难,太后一下子就应承下来。 “多谢姑母。”脸上的喜色不言而喻。 “大理寺若是没别的要事,就留下来陪姑母用过午膳再走。”近日陆焰忙着公事,太后已经有将近十日未见到他了。 陆焰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是,侄儿遵旨。” 姑侄二人坐下来一道用膳,又说了好一会话。 婚期在即,太后也借此机会嘱咐陆焰。 “弋欢的母亲早逝,父兄又战死沙场,那时候的弋欢孤苦无依,哀家便做主把她带回了宫中抚养,也算是保住了沈家唯一的血脉,那孩子打小就懂事,坚强善良,但到底不是拥有皇室血脉的公主,在这宫里也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行差踏错,哀家看在眼里,也是心疼的,这些年也的确忽略她的感受的,如今你既然决定非她不可,姑母愿意成全你们,这孩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夫妻二人,需得荣辱与共,相互扶持。 若认定了弋欢成为他的妻子,日后定要携手共进。 陆焰认认真真地听着,心里无不动容,只懊悔不能早日走到弋欢身边,想到自己从前还那样羞辱过她,以为她心术不正,想要利用他。 陆焰喉咙酸涩,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