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画像与便当 (第2/2页)
那饭还是很香,但他一边咀嚼,一边忍不住想—— 「如果灾难是针对有名字、有关系、有历史的人……那我这种,半路才有名字、没mama、从语核里爬出来的孩子,算不算?」 不过他没问出口。 他只是把便当盒盖好,洗乾净,摆回原位,然後坐回书桌,继续翻着语场稳定的笔记。 身後的父亲也没再说话。两人像两个彼此不打扰的时区,平行地活着。但桌上的饭香,还没散。 ...... 刘殷风简单问了几句生活上的情况便离开了。 深夜,房间静得像一座密封舱。 柔光自书桌一隅斜斜落下,照亮一叠不起眼的笔记纸。子彤坐在椅子上,眼神冷静却专注,彷佛正解一道只有他自己能解的谜题。 他提笔,在页首写下标题: 《如果我没有被制造出来——》 他的字迹不算工整,甚至略显急促。笔划交叠、断裂,如同追赶那些即将从思绪边界溜走的念头。 以下是部分笔记的节录—— 原文当然早已烧毁, 但在某个未被遗忘的视角下,它曾存在过: 我会不会也喜欢打bAng球?还是会讨厌晒太yAn? 我会不会想把「爸」写成「他」? 如果我不是谁的设计,那我会选择怎麽说话? 有时候我怀疑,我对世界的好奇,会不会只是你设计的好奇。 可这样的怀疑——是不是也是你写好的程式码? 那麽,到底哪一句,是我自己说的? 如果我没有被制造出来—— 我是不是还会想知道「为什麽要讲话」? 写到最後一行,他停顿良久。 深x1一口气,然後将笔记对摺,摺成几等份,用打火机点燃,投进金属垃圾桶。 火舌T1aN舐纸张,冒出细碎焦烟。 他注视着那团火,眼神里没有泪,只有一种像钉子般,钉Si在心里的沉默。 他以为,这一切会随火焰一并消失。 但他不知道—— 原本应该撤除的房内监视器,有一颗从未被列入系统清单的单向晶片,藏在墙角的画框内,仍在运作。 因为那天刘殷风下令撤除的,是二楼的办公区与训练室监控,而这间房里的那一颗——是殷风亲自安装的。也是他後来遗忘的。 监视影像中,笔记标题被清楚记录下来。 火光在子彤脸上投下明灭的光影,也一并存入刘殷风的私人资料库。 资料末尾,自动生成了一串冷静的系统标注: 【子彤】於非监控期间,自行书写语言记录,主题为「存在的虚构」。 建议:保留观察。 画面的最後一秒—— 火光熄灭,子彤抬头望向天花板,像是隐约察觉有什麽正凝视着他。 但他没有说话。 暑假前後,刘殷风偶然翻阅了那段影像。 他无法完全理解那句话背後的情绪,但他努力尝试去理解。 他将影像片段输入神笔系统,模拟子彤当时的心思与情绪轨迹。 结论让他沉默许久——那并不是一份观察记录,而是某种心的残响。 而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为了观测实验T,而是真的,在意那个孩子的心情。 他没有发表评论,只是下了一道短短的指令:撤除房间监控。 但他没有告诉子彤。 某种程度上,那是放手。也是一种——默默的歉意。 ...... 几周後,子彤隐约察觉到了些微的变化。 不是什麽突兀的异常,只是—— 刘殷风在通讯里,似乎开始「问」他一些事了。 像是: 「午餐吃了吗?」 「语灾课模拟场的後效怎麽样?」 「有没有梦到什麽?」 「最近的方向有变吗?」 这些问句听起来平常,甚至公式,但对他而言——反而不寻常。 以前的殷风不会问。 他不需要问。他总是知道。 像一台系统,冷静、JiNg准、全知。 而现在,他开始试着从他口中获得资讯。 1 那一瞬间,子彤才意识到,某样东西消失了。 不是什麽具T可见的物件,而是那种「被注视」的感觉。 他试着回想最後一次对着墙角的画框感到压迫是什麽时候,却发现自己也忘了——就像某种坏掉的雷达,被静静拔除了。 他没有追问。 但他开始有点确信:刘殷风不再是无所不知的观察者了。 他如今像是一个——开始想学着「怎麽靠近人」的人。 子彤没有对这种转变发表任何意见。 他只是把书翻过一页,换了支笔,写下下一段推论。 像是提醒自己:他仍在持续思考。只是这一次,没有人在墙後观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