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缸鱼 (第1/2页)
“你着急什么,亏得你还是当官的出身来啊,一点稳重劲儿都没有。” “爹—”卫祯明拉长了嗓音喊道。 “砚嘉,这是尚水村,整个大昭最普通的一座村庄,没有那么多达官显贵陪着勾心斗角和演戏,里正他们的善恶自然一向直白。” “可是他们......” 卫楚然扬了扬手止住卫祯明接下来的话。 “地方到了。” 俩人穿过一片松树林,走过小溪上的石头桥,说是桥,也就是几块大石头搭着供人行走不沾湿鞋袜罢了,眼前视野猛然开阔,如入桃源之境豁然开朗。 “大概就是这里了。” 卫楚然推开围着房子的木栅栏,拿着钥匙开锁。 “不是,爹,你确定是这儿?你当年就住这儿啊?” 卫祯明不确定地询问,原先的一点兴奋消失殆尽,看着面前的两间又小又破的茅草屋突然生一种悲凉之感,茅草屋顶上还翘着几根茅草,寒冬将至,茅草屋也挡不住风雪啊,他不会真的要冻死在这里了吗! 卫祯明看完屋子,一转身就想走,这屋子反正他觉得是住不下人的。 “你往哪儿去?” “我回碧梧书院去。” 卫楚然也不拦他,自己径直走进了那一间茅草屋。 还好,张水生还顾及着脸面没把家具一应搬走,桌椅板凳床板柜子都是齐全的,卫楚然指头抿过桌子上的厚灰,轻轻叹了口气,又转回身检查了一下门和窗,使劲摇晃了下,门窗的木头发出嘎吱吱几声沉闷的声响,嗯,这是年久失修了。 卫楚然没走,卫祯明自己也到底没走,就搁木栅栏边静静站着,怂耷着眉眼,一声不吭。 卫楚然检查完出来看见卫祯明站在大太阳下,脸上被晒得微微泛红,心中到底不忍心,说道:“这个屋子离主村稍远,地方偏僻,你住这儿也不用天天面对张水生一家。村里人都还算淳朴,要不然也不会让张水生那种好钻研惯会踩低捧高的人当了里长。你去前面小溪里多弄点水来,离着水源那么近,你自己一个人住着倒也不用再挖口井,回来把里间外间的地全扫了,蜘蛛网扯了,东西一应擦洗干净,过后我给你写个单子,有啥毁坏填补的你自己去买办,这家啊,你收拾收拾不就越来越好了么。” “砚嘉,你不觉得你今日有些许冲动么。” 卫祯明没说话,微微点了下头。 “你生来早慧多智,于诗书一道更是如鱼得水,我没什么可教你的,你离京时你老师给我来了信,我便知道你的情况。来尚水村第一课不若就学学如何持家吧。” 卫祯明小小地哎了一声,听从了他爹的吩咐,转身去了侧间的茅草屋找木桶。 “爹,你快来看!” “什么!” 卫楚然立刻扔下抹布进来瞧瞧。 只见侧间靠墙竖着一排半新的农具,靠门的这里锅碗瓢盆不染一点灰尘,两只干干净净的木桶上搁着长扁担,齐腰的大缸里还存着半窝水,听着人响动,水里还扑棱扑棱翻着水花。 “什么!” 卫楚然立刻扔下抹布进来瞧瞧。 只见侧间靠墙竖着一排半新的农具,靠门的这里锅碗瓢盆不染一点灰尘,两只干干净净的木桶上搁着长扁担,过腰的大缸里还存着半窝水,听着人响动,水里还扑棱扑棱翻着水花。 卫祯明把袍子角扎进腰里,布带束了袖口,拿着瓢直接俯身下手去舀,水势渐渐浑浊,缸里的小东西蹿得也快,卫祯明两只手左右开弓,围追堵截,猛然间一道鱼影跃起,鱼尾拍打着水面,漾起一片白晃晃的鳞片。 “两条五六寸的小草鱼。” 卫祯明抹了把脸上的水珠子,看了一眼木盆。木盆里面放着卫祯明刚弄出来的两条鱼,受了大惊吓,还在不停地扭动着。 “看来,咱家的田螺姑娘喜欢吃鱼啊。” 卫楚然笑了笑,这鱼很明显是有人养在这里的,知道茅草屋多年没有人住,便如此放心大胆当作了自己家的所有物使着用着? 卫祯明歇了一会儿,也没再管,任凭鱼在木盆里晃荡,他和他爹想得一样,既然有人起了心思养着,必然还要往这里来,他们只需要等着,瓮中捉鳖。 既然工具是全的,卫祯明也不再额外费事,先把木桶挂上扁担前后的两个钩子,再一并担起来,木桶也带些分量,随着肩背的起伏左摇右撞。 卫楚然也没出手帮他,只看着自己儿子的背影渐渐远去,未成家,算的是一份少年老成,常年面不改其色,金銮殿下侃侃而谈,谁晓得他会为了一只扁担两只木桶找不到平衡而左支右绌。此情此景,当与穆生浮上一大白! 担水重不重倒是其次,关键是很容易被前后担的东西磕到腿,卫祯明生来就是读书的金贵身子,能哪里来的这般新奇体验,细长条磨着肩骨,肩上以前总架着无形的精神重量,猛然变成现实的重量,沉甸甸地扛在心头。 约莫是山中泉水下落,这条小溪清冽得很,溪底透出圆滑的鹅卵石,溪水面升腾起淡淡的云雾白气,两岸边是丰盛的水草,凉风拂过,nongnong地在眼前招摇,茅草屋所在的地方算是上游的部分,少有人来,供人浣洗的石板一半倒在水里一半铺满青苔。卫祯明怕滑又从岸边搬来了几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