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搞建设_年代文里搞建设 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年代文里搞建设 第48节 (第3/3页)

就花落谁家。可上头来了个宏观调控,哪怕川中药厂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都可以由上面帮忙垫付一部分……这与裁判下场打比赛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秦春生如今看来,他当初决定同叶泠打好关系还是值得的,起码‘相济散’的事儿在叶泠心里留了点内疚,叶泠有了想法,往后再遇到机会自然会优先考虑首都药厂。

    叶泠拿着新的药方直接来找他,这就说明叶泠对首都药厂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以及他高升之后顶替他位置上来的新书-记以及首都药厂的厂长领导班子只要不作死,哪怕没什么作为,都可以仗着前人与叶泠打下来的良好关系把厂子给长长久久地办下去。

    叶泠担心她拿着配方送到首都药厂来这事儿传出去会引来风言风语,没在秦春生的办公室久留,一杯茶喝完,正好要说的事情也说完,她便起身告辞。

    临行前,叶泠叮嘱秦春生道:“秦叔,尽快组装生产线上的设备,能多组装就多组装些,把产能提上来。这个新药的利润空间很大,国内有多少需求,我暂时没调研,想来少不了,这个药真正的市场是在国际上,你可别出现关键时刻产能不够的情况,到时候所有人都得抓瞎。”

    秦春生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没过几天,秦春生管理下的首都药厂就开始四处采买设备和制药需要用到的原材料了。

    -------------------------------------

    药物生产出来已经是小一个月后了。

    叶泠让steven去谐和医院跟踪那些消渴症病人的病情,记录那些病人服药之后的反馈,凑齐一个月的数据后,叶泠反手就在自个儿已经差不多写完的论文中添加了一章,然后便将论文投了出去。

    steven万万没想到,自个儿居然还有躺赢的一天。

    他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整理的原始手稿以及叶泠在论文中做的那些讨论部分整理了出来,给他的合作导师传真了一份过去,并附送了一段话:

    “您一定要看看这篇论文!这篇论文里有太多我们之前没有深入研究的东西了,虽然只是提了个大概,但深挖下去的话,绝对是财富惊人的宝藏!”

    作者有话要说:从头到尾修改了一遍,最近白天忙到晕厥,晚上一边打哈欠一边写,写着写着就能睡着,但还是卡着时间发了出来,同大家说一声抱歉。

    第87章嘲讽

    叶泠投出去的那篇文章在国际上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连带着署名的万物生集团都狠狠得火了一把。

    有人起底了万物生集团的老底,将维c、维c衍生物、流光水等标签都与万物生集团连在了一起,万物生集团一跃就成为了学术圈内的新贵——很有研发能力的潜在巨头。

    steven的导师原本以为同意steven来花国是对steven的放纵,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远在花国——那片他认为贫瘠匮乏的土地上的steven,居然能解决掉让他都深感头痛的问题。

    他看了steven发来的传真,除了震惊之外,心中余下的就是佩服了。

    steven新找到的这个领导能从那一团乱麻的数据中找出最关键的特征数据,并且将其拎出来,以这些特征数据为切入点,详细阐述高血糖症在人体内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在看完论文之前,他从未往这个方面研究过,甚至想都不曾想过,看完论文之后,他对这篇论文中提到的结论深信不疑。

    “难怪能做出那么好的护肤品,单单是对皮肤、对人体的理解,这位学者的水平就不是一般的科研人员能够比肩的。”

    最让这位合作导师震撼的是,steven说这篇论文中运用到的思路在花国很常见,属于传统医学的理论范畴。

    “花国的传统医学……这么强的吗?能传播几千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steven的合作导师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把他手下带着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一并打包送到了花国,他负责提供所有的经费,只希望这些硕士生与博士生能够把花国的传统医学学明白,带着花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回到丑国。

    -------------------------------------

    关于steven有几个师弟要来万物生集团实习的事,叶泠听过,但她也没太在意。到她这个份上的人,已经不可能事事都管、事事都走心cao心了。

    她让steven负责招待与安排的事儿,自个儿则是开车去了一趟滨城与沈城。

    去年这会儿,万物生集团在很多个领域都埋下了种子,如今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

    沈城重工一厂制造的纺织设备已经运到了滨城的纺织厂,全国产棉区百分之六十的棉花都集中在滨城,经历完“棉花→棉线→棉布→棉衣”的工序,最终变成一件件标准尺码的衣服,流通进入全国市场。

    柔软性高、舒适性强的棉衣时代就此到来。

    为了解决棉衣染色不易、易打褶、易掉色、版型容易变的问题,叶泠联系了蓟州轻工业学院与华东石油学院的教授们一起搞研究,蓟州轻工业学院的教授们负责解决棉衣上色、版型设计等问题,华东石油学院的教授们则是专注于研究那些由石油中提取出的化纤原料。

    研究发现,在纺织过程中掺入适当的化纤原料后,纺织品的耐磨性、舒适度、版型维持时间等都会得到优化,而且染色与固色也会变得更容易些……滨城纺织厂生产的衣服一下子就变得花里胡哨起来。

    农业大学那边的教授们在北疆种棉花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北疆种植出来的棉花不仅品质高,而且产棉量也大……这打破了很多人对于种植的偏见。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只有沃土上才能种植出好的作物庄稼来,可北疆土地贫瘠,咋北疆种的棉花比其它地方都要好?

    农业研究人员意识到了光照、水分等的重要性,将棉花种植的心得借鉴到了其它农作物的培育研究中去,诸如果树培育、经济农作物培育等,有些研究走了弯路,也有些研究就像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一样,尝试了三五次就取得了成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