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忆江南 (第2/2页)
的小娘子。 寒庭月总代替戚竹生回应,没有的,他们二人总是在一起。 这晚二人买了果酒回府,刚下过雨的青石板路湿润,黑瓦上不时有水滴下,听得见滴答声响,戚竹生照常被寒庭月拉着走在后面,温润的声音混着远江上画舫丝竹,却格外分明:“庭月可以唤我擢擢。” 寒庭月顿住脚,道:“母亲说不可随意称呼长辈的乳名。” 戚竹生:“那庭月别当我是长辈,将我看做极亲近的人。” 小巷子里昏暗,寒庭月看不清戚竹生的脸,许是一贯带笑的。 又去一年,寒庭月年十五,母亲开始替戚竹生挑选良人,府上传得沸沸扬扬,直到被寒庭月听见,黑着脸警告他们不许胡说八道。 私塾里的同窗笑寒庭月只会喝果酒,散学寒庭月便当即买了壶酒喝给他们看,最后红着脸回府去扒戚竹生窗户。 戚竹生只裹了层里衣,被寒庭月压在床上笨拙地亲吻,屋内很安静,二人谁也没有说话,月光涌入室内,透过雕镂窗棂在少年身上烙印春花,戚竹生的手默默扶着寒庭月的腰,恐怕他一个不慎滚下床去。 寒庭月想开口,告诉他不要中意别家小娘子,唇齿摩挲间却率先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霜降。” 为什么? 因为喜欢吧? 总之他不会压着私塾里随便一位同窗亲吻。 母亲替戚竹生物色了不少门当户对的小娘子,都被戚竹生一一回绝,惹得母亲生了好一通气。 夜里起风,案灯明灭,戚竹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xue打算合窗入睡,院里的桂花飞了满天,落在案上少许,还有戚竹生的肩头。 对面卧房里熄了灯,房顶上却坐着个人,寒庭月身着月白长袍,衣摆随风而动,见戚竹生看过来,他翻身跃下,持剑手腕轻转在月下划出一道寒光,落地时正巧挑了瓣桂花递来。 那夜月朗风清,还有怀揣着少年人炙热爱意的春。 二人会照常去私塾上学,青衫穿在戚竹生身上并不显得寡淡,他背脊挺拔,如松如竹,比起听那老古板讲无趣的大学之道,寒庭月更喜欢偏头看着,看窗外碎雨打芭蕉,并在书案下握紧少年的手。 清平十四年,母亲和戚竹生一连几日见不到人,直到夜里母亲才将寒庭月叫去了书房,商议送他进京的事宜。 那舅舅呢? 寒庭月想问,却被母亲瞪了回去。 母亲不许他见戚竹生,一直到他坐进乌篷船里,也没等来熟悉的青衫人。 彼时姑苏正值梅雨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孩童顶着莲叶嬉闹,他们照旧跨上横跨河街的石拱桥,春意盈盈中独独少青衫。 清平二十年,战火四起,东禹势如破竹,一举攻破天启边境十二州,人心惶惶。 镜中山境内,欲晓峰,竹舍。 “议和的条件是,替他们找到遗落在天启民间的世子?” 隆冬腊月,宣京大雪纷飞,镜中山不似往日喧闹,竹舍内熏烟缭绕,寒庭月眼睫微垂,从大氅下伸出手掀起香炉盖子,燃了手中信纸。 殿门被人从外推开,吱呀一声惊飞枝上寒雀,白雪簌簌落满地。 寒庭月闻声看去,决明携一身风霜进屋,朝他俯身行了个礼。 “听说皇帝已着手去找了。”寒庭月道。 “是,用不用将公子带去别的地方?” 寒庭月斜倚着榻,一手轻叩几案,这是他思考时惯有的动作,决明抬眸朝上位瞥了眼,只见他从腰间取下块青玉丢给决明,道:“不必,你亲自去趟姑苏。” “是。”决明将青玉塞进袖袋便作揖告退,开门动作却缓了缓,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垂头道:“姑苏落雪了。” 指骨叩击桌案的声音倏地顿住,而后化作极轻的笑声,上位人道:“谁教你告诉我的?舅舅么?将他院里伺候的人换了,管不住嘴的东西没必要留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