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复苏_第二十二章《梦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梦境》 (第1/2页)

    在一夜欢唱到了早晨五点左右,谢禹恒一行人这才走出了KTV,住的近的理所当然就是走路回去,住的远的则都是叫计程车或是请代驾。

    总而言之喝酒後的众人都是以安全的方式各自返回了住家,而在看着众人一一回去之後谢禹恒和江尧广他们这才走了回去,路上有的人是搀扶着已经喝醉了的人,有的则是和自己的nV朋友手牵着手走了回去。

    「拜拜!」站在了江尧广和江舜虞租的公寓楼下,谢禹恒是向江尧广一行七人道别。

    随後一行人便是分别转过身去准备睡觉去了,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喝太多了还是怎麽的,一路从包厢内走出来到快走到租屋处了谢禹恒竟都是没有发现自己是一直牵着林纾雅和朱莉娜的手,而林纾雅和朱莉娜就这样任由他牵着自己二人的手,一直到回到家也没有说什麽。

    就这样回到了房间後,脱掉了鞋子和外套的谢禹恒就这麽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了,全然没有察觉到那依然系在自己背包上的小香囊竟是缓缓闪过了一道白sE光芒。

    而在那白sE光芒一闪而逝的瞬间,在睡梦中的谢禹恒竟然是缓缓的梦到了自己是身穿着一袭白衣出现在一处幽静的别院里,院中除了自己之外还有着一群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孩儿坐在了院中,其中自己的身旁则有着一名年纪稍长於自己的俏丽少nV是一直牵着自己的手和自己坐在了一块。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自己家族的子弟能成就一番旷古伟业,可为何我们老一辈的总是会要求你们要拥有惊天之才,却不能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吗?」也就在谢禹恒正不明白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的时候,此时在众人面前的一名黑须中年男子是忽然开口询问道了。

    「要求我们要拥有惊天之才那是为了让我谢家子弟在危急关头能够拥有保命之能,而不能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那便是为了要藏拙!」也就在黑须中年男子话音刚落的瞬间,人群中一名样貌清秀的少年是猛地开口说道。

    「就好似那琅琊王氏自先祖王览以来,王氏历代先祖皆是掌控朝堂的大人物!」也就在那名少年话音刚落的瞬间,另一名少nV也是紧随其後说道「但因此也是受到皇室的许多猜忌,看似风光无限的他们实则每天过得如履薄冰!」

    「说得好!不过下次可不许再说了!」听到了少年少nV的话,那名黑须中年男子先是微微一笑,随後又是用手中羽扇微微一指少nV说道。

    而被黑须中年男子这麽一说,也意识到自己不刚妄意朝堂之事的少nV也是低下了头来不敢再乱说什麽。

    「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如今天下虽以司马皇室为尊,可实则掌控局面的却是那琅琊王氏!」轻轻摇了摇手中羽扇,那名黑须中年男子是继续说道「但毕竟司马氏也不是啥善哉!为了夺回对朝堂的掌控权,他们和琅琊王氏的明争暗斗可谓是十分激烈!而这也导致了另外一方势力的崛起!」

    「谯国桓氏!」听到了黑须中年男子的话,谢禹恒不知怎麽的忽然是开口小声说道了。

    而在听到了谢禹恒的话之後,黑须中年男子也是微微看了一眼谢禹恒,随即便是转过了头去笑着说道「我们谢家自先祖任公、匡侯、申伯以来,历经了许多的岁月、见识了许多王朝的兴衰,但我谢家却总是只作为旁观者的角度,商亡夏任公後裔迁徙往庐山匡地看尽大邑商兴衰,周亡商匡侯後裔嫁予齐王後诞下申伯,春秋战国之际申伯後裔亦是顺应时势与息侯一同降了楚王,之後我谢家便是游历天下看尽了人世间的所有!因此我谢家自始至终都才会作为旁观者的角度,我们不支持任何人,只顺应大势,但我们也不会臣服无德之人!」

    听到这众人不由得是感到神情一滞,对於现在这个年纪的他们来说还有什麽会是b起扬名立万来的更令人高兴,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

    但看着家族长辈一个个都是如此教导,族中之人也是大多都做了闲云野鹤之人,一众年轻小辈们也不得不对先辈们的话语感到重视,而这也是他们谢家虽然在历朝历代都有能人出仕,可却并没有能够让家族成为如同琅琊王氏、谯国桓氏、泰山羊氏这样的存在的原因。

    也就在那黑须中年男子话说完之後,眼前场景又是一变,谢禹恒忽然是感觉到一阵奇特的变化,下一秒身形变得更加挺拔的他是身穿着一身白sE喜服与另一名同样身穿着白sE喜服的俏丽nV子站在了他陈郡谢氏的祖屋。

    可还等他来得及反应过来下一秒场景又是一变,此时的是身穿着青袍、红甲站在了一个面sE威严,身坐太师椅上的中年男子面前,而那名中年男子此时则是一脸慈Ai看着半跪在地上的谢禹恒。

    紧接而来诸如战场厮杀、统兵打仗、安度晚年等等的这些尽管有的是谢禹恒早已经在南部出差时就已经梦到过的,但大部分却还都是他今天第一次梦到的。

    就这样再一次不受控制的做着这些看似是回忆的梦之後,谢禹恒是逐渐沉浸在了其中,就好似忘却了原本的身份,活在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就这样经历过了许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