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白山采风实记 (第1/3页)
长白山采风实记 书中写到主角去长白山,特来长白山采风。 长白山天池冷不冷,到各种旅游网站去查,会得到各种结论。 夏天有穿短裤的,有租大衣的。秋天有全副武装上山的,也有在山顶租一会的。 冬天?当然是能穿多少穿多少。 我自己的感觉是,今天天池不算冷。 在小车后座屈了一路腿,刚上山顶,就迫不及待拿出手机发朋友圈。 发现无法定位,而且很冻手。不过还不算冷,戴上半指魔术手套,开始发朋友圈。 不一会就发现冻耳朵,连忙戴上冲锋衣上的帽子。天池观景台比我想象的要危险,我怀疑旺季他们是怎么站在崖边的。 崖边的围栏只是柱子加绳子,只有四根。大人弯腰可以掉下去,小孩从下面可以钻过去。 还有让孩子自己站在崖边拍照的,大人刚举起手机聚焦,孩子往前走了两步趴在地上。 还好是往里走,大人一把扶住。这要是往后倒两步,绳子够呛能拦住啊。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步道另一边,是一片缓坡。在绳子外面,全是积雪。 积雪上竟然有一串脚印,真是爱有找刺激的。要是滚下去,就更刺激了。 上山路上的警示牌——熊出没、野猪出没、马鹿出没,到了山顶上又有一个——极度危险,禁止跨越。 这里的确是极度危险,网上的图片只会拍天池,不会拍脚下的陡坡。 45°的坡,密布大大小小的尖锐石块。这要是滚下去,可以不用救护车了,直接打捞尸体就可以了。 我小心翼翼地,站在离围栏半米的地方,将手机举过头顶拍着照。 这处观景台总共没多大,这头和那头的拍摄角度都差不多。没有网上那种视野广阔的视角,也许是因为只开放了一条路线吧。 拍了两张,我把手机装进裤子兜里,拉上拉锁,小心翼翼的踩着石头路,不敢让鞋底沾雪。 我注意到水面上有鸟飞过,等拿出手机来,鸟已经飞到山石后面了。 那是一只黑色的鸟,离得太远,实在看不清。话说就算落到我眼前,我也不认识那是什么鸟。 再次把手机放回兜里,我在观景台上来回走着,渐渐的走到围栏边上,又拍了几张。 我想到“天池”石碑前拍两张,但正好来了一小帮人,有七八个,只好等他们拍完。 他们拍了合照,又一个一个站在那里拍。第一个是一位大婶,竟然站在石碑的凸台上,腰部已经超过了绳子的高度。 这位胆可不小,接下来的一位大叔,也站在同样的位置,还夸赞大婶找的位置好。 我心里暗自嘀咕,历史上有没有这么掉下去的人。过了一会,他们拍完了,还好今天没有发生意外。 这帮人离开,又接二连三地过来几个人,我等他们拍完,才不紧不慢地过去拍照。 先拍了石碑,“天池,一九八三年夏,邓小平题”。想了想,又坐在石碑的凸台上,拍了两张自拍。 站起来看了看,效果还可以。在旁边走了两步,才想起来,忘了笑了。 毕竟是在国家5A级景区,光注意安全了,忘了放松了。 又看了看天池,山顶的大风吹得水面波光粼粼,我调节了一下心情,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才看向天池石碑。 又有几个人过来拍照,虽然十一高峰已过,但是人也不算太少。等他们走了,我又过去拍了两张,还是那两个角度,这回记得笑了。 看了看照片,能看出笑来,就是拍摄水平不行。还戴了帽子遮住了额头,下巴藏在领子里,显得脸都正圆了。这照片能比本人胖十斤! 观景台上有两名士兵持枪巡逻,穿着灰色调的迷彩服,戴着老式棉帽子,“耳朵”能翻上去那种。 我发现山路附近有一处哨所,大理石上写着:“守边固防建功北疆”。这才想起来,天池是中朝两国边界。 中国境内只有北坡、西坡、南坡,东坡在朝鲜境内。 两名士兵穿着棉靴踩在雪地上,不苟言笑。那边穿着“长白山”字样的工作人员在大声呼喝。 原来是两个人跨过了绳子,想去因积雪未开放的区域。 两人听见工作人员呼喝,不紧不慢地走下雪坡。一人还故意说到:“啊,那边没有开放啊。” 工作人员没有理睬,静静地看着他俩回到步道上,又去其他地方巡视。 看到这种违规行为,我又想起那串雪地上的脚印。 我走到缓坡的围栏前,向远方眺望。近处是皑皑白雪,稍远一点,就是黄绿色的植被。 这漫山遍野的植被一直向天际延展,只偶尔露出土石的颜色。 说是天际,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边际。在最远的距离,是一层一层,像彩虹一样的迷雾。 灰黄交替,也说不清是几层。许是远方的水雾云气,教人看不清。 感叹了天地的辽阔,人力有时而穷。我转身想要走下白山之巅。 我望了一眼旅客服务中心,又看了一眼步道,却恰恰没有注意到,自己脚下所站的地方。 我走出两步,才发觉脚下是一个石阶。我一脚踏在石阶边上,立刻就滑了下去。 索性石阶很矮,我脚尖先挨到下一阶,脚跟才跟着下去。我似乎听到“咚”的一声,晃了一下,又站稳了。 膝盖处隐隐作痛,这是硬怼了长白山一脚。我又走了两步,感觉不舒服,蹲了下来。 不管是蹲下,还是站起,都会令关节作痛。 旅游景点应该有医疗点,我只是轻微挫伤,用红花油搓一搓,还可以接着采风。 实际上晚上回到酒店,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我感觉已经完全好了,但我当时很小心。 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刚才遥望天际,心神不在己身。没有看清立足之处,就贸然往山下走,合该有此一劫。 既然已经有了轻伤,就立刻去医治它。我慢慢地往回走,看了一眼厕所,还是决定先去医务室。 从艳阳高照的长白山顶,走到灯光昏暗的旅客服务中心,感觉很不适应。我四下张望,找到一个工作人员,问了一句,又按指示来到医务室。 这里竟然没有红花油!医务人员给了我一小瓶消肿止痛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